第A6版:专版

种粮大户徐淙祥

科技种粮梦 三代齐坚守

本报记者 徐立成

  这条通往示范田的路,在太和县旧县镇张槐村田野间延伸,69岁的徐淙祥在这条路上走了大半辈子。“每天到地里转转,我的心里才踏实。”这是他常说的一句话,带着农民特有的质朴,却也透出一股“轴”劲。 
  盛夏的颍淮沃野,豆苗青青,玉米舒展嫩叶,夏粮丰收的喜悦还未散去,田间又开始酝酿新一季的希望。看着眼前的景象,徐淙祥喜不自禁:“我这辈子,就想着多种粮、种好粮。把粮食种好了,端稳咱自己的饭碗,才不辜负总书记的深情关怀和殷切期望。” 
  就在这个火热的夏天,6月27日,一封来自北京的回信,让这位老农人心潮澎湃。手捧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徐淙祥激动不已:“没想到,总书记给俺一个农民回信!还在信中开头就说,记得俺这个种粮能手!” 
  扎根农村潜心钻研农业科学技术,牵头成立现代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带动农民增收,建立的农作物绿色高效试验示范田,屡屡创下小麦、玉米、大豆的安徽省单产纪录——深信“土地不会骗人”的徐淙祥,躬耕田野几十年,坚守科技种粮梦,全力带领广大小农户多种粮、种好粮,在年复一年、一茬接一茬的收获中,为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贡献着力量。

200公斤到800多公斤 
良种加良法 地里多打粮 
  上世纪70年代初,徐淙祥高中毕业后,认准“人不亏地、地不亏人”的道理,回到家乡张槐村务农。彼时,农民种地普遍“望天收”,小麦亩产仅一两百公斤,如遇天灾,解决温饱都成问题。 
  刚开始与土地打交道,产量低的“冷水”,并没有浇灭徐淙祥种地的热情。“丰收还得靠科技,要让乡亲们多打粮!”他一头扎进麦田,利用在农广校学到的知识,认真记录、不断试验,力求改良作物品种。 
  火辣辣的太阳晒黑了皮肤,农业劳作粗糙了双手,徐淙祥从一名稚气未脱的学生,蜕变成地地道道的农民,更练就了一身种粮本领。 
  “有时半夜起来,俺哥还在灯下看书学技术,天一亮就跑到地里做试验,俺就没见他得过闲!”徐淙祥的同族兄弟、66岁的徐淙启回忆说。 
  认定的事情就要坚持到底。本世纪初,徐淙祥在担任张槐村党支部书记期间,创新推出“绿色农业科技承包”法,通过提供种植管理技术,承包村里1300多亩土地,给太和县种子公司繁育小麦良种。在千亩良种繁育田里,他采用全程机械化耕作,运用良法科学管理,小麦实现连年丰产丰收。 
  也就在这一时期,徐淙祥开始承担国家和省、市、县农业科技协作攻关普及推广项目,以及安徽省农作物新品种区域试验、生产试验等项目,每年都主持或参加研制农作物新品种、新技术,审定后在全省和黄淮地区推广应用。 
  “粮食产量高不高,关键要看种子好不好。”深知种子是农业的“芯片”,徐淙祥把良种看得比什么都重要。 
  通过杂交逐年选育,徐淙祥培育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太丰8号”“太丰3号”小麦新品种和“太丰6号”高蛋白大豆新品种。由他领衔研制的玉米绿色提质增效技术、夏大豆绿色优质高产技术等,先后荣获“国家发明专利”“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全国农技推广贡献奖”“科技兴农突出贡献奖”。
  一个个新品种、一项项新技术诞生的背后,是一位老农人锲而不舍、倾注心血的付出。 
  去年8月,示范田里的大豆即将开花,一场连降雨导致地里积水严重,这可急坏了徐淙祥。“这里面有70多个试验品种,如果被水浸泡了,数据就会有误差。”他把鞋一脱,就跑到田间挖渠放水,连续干了两天,双脚被划出一道道血口子,好在及时排除了积水,保住了大豆。心情紧张又加上淋雨,徐淙祥病倒了,在医院整整住了一个星期才康复。 
  几十年来,凭借对农业的这股“轴”劲,在张槐村农作物绿色高效试验示范田里,徐淙祥屡屡创下小麦、玉米、大豆的安徽单产纪录。 
  今年午季,徐淙祥的高产试验田种植的几个小麦品种,亩产均超过800公斤,创历史新纪录。其中,从随神舟十号飞船遨游太空的阜阳小麦品种中选育的“阜航麦1号”,经省、市、县组成专家组测产,平均亩产达到811.29公斤;选育的“皖垦麦22”,平均亩产更是达到了818.52公斤。

1人带动1630户
带着农民干 领着农民赚 
  “徐劳模,跟你报个喜讯,俺跟着你学种地,今年小麦每亩增产400斤!”午收刚过,旧县镇何庄村种粮大户常兴铎,第一时间把今夏的麦收喜事告诉徐淙祥。 
  常兴铎从事规模种植时间不长,每到耕种收等关键农时,他都会上门找徐淙祥学技,每次都能得到详细而满意的答复。去年秋种,常兴铎本计划每亩播种50斤麦种,徐淙祥得知后,建议他降低亩播量,同时控制肥量,后期追施拔节肥。 
  “跟着劳模学种粮,俺也实行精播和科学田管,小麦丰产又丰收!”有全国劳模徐淙祥做技术后盾,常兴铎发展规模种植的底气更足了,今秋打算把种植面积扩大到2000亩。 
  面对农民的请教,徐淙祥总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推广农技知识。他还根据多年的实践经验,将小麦、玉米、大豆绿色优质高产栽培技术,用接地气的谚语汇编成册、免费发放,被乡亲们视为现代农业节本增效的“法宝”。 
  2005年,徐淙祥牵头成立太和县优质高效农业技术协会,大力推广农业新技术、新成果。协会下设良种繁育、高产攻关、节水灌溉等13个科普小组和23个乡镇科普分会,会员和科普示范户遍及全县各乡镇。协会每年普及推广新技术、新成果10多项,产生社会效益数千万元。 
  2010年,徐淙祥和村民一道成立淙祥现代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流转土地4230亩,其中入股、托管、代管土地3000亩,自己租赁1230亩。合作社坚持优良品种、配方施肥、科学管理、机械收打、订单出售“五统一”模式,并成立农机专业服务队和植保队,实现了全程机械化生产,带动更多群众科技种粮、提高效益。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淙祥种植专业合作社在发展过程中,注重对小农户特别是困难群众的技术指导,先后带动1630户脱贫群众走上增收路。 
  “优质高产多打粮,快找劳模徐淙祥。”用了徐淙祥编发的小麦谚语绿色栽培法,村民张坤家的小麦籽粒饱满、产量提升。“俺种了10亩地,田管就跟着徐淙祥,从种到收全程机械化,种地既感觉轻松,又有钱挣、得实惠。” 
  作为从农村成长起来的“土专家”,徐淙祥始终坚守种粮初心。“总书记在回信中说,希望种粮大户发挥规模经营优势,积极应用现代农业科技,带动广大小农户多种粮、种好粮,一起为国家粮食安全贡献力量。”践行嘱托,在带领群众种粮这条路上,徐淙祥矢志不渝。
  太和县农业农村局植保植检站站长云慧评价说:“老徐这个人,是我相识多年、合作多年的老朋友。他搞农业科研严谨认真,对农民真诚热情,在全县农业技术推广应用方面起到重要示范作用。”

三代人一个种粮梦
守好粮仓  端稳饭碗 
  “得知你家种植的小麦喜获丰收,儿孙也跟着你干起了农业,我感到很高兴。”6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徐淙祥的回信中,对他祖孙三代接力农业生产的做法给予赞许。 
  徐淙祥的儿子徐健,起初对父亲的选择并不理解。“我不明白父亲种地为啥这么有劲。”随着国家农业政策越来越好,粮食连年丰收,徐健转变了态度,并在2008年底从农资经营转向粮食种植。如今,他负责管理1200多亩高产田,成为又一个种粮能手。 
  “父亲做农业靠情怀,我是赶上了好政策,我儿子是正逢好时代。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不是哪一代人的事,我们希望这份事业一代一代传下去。”徐健说。 
  在淙祥现代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办公楼二楼,摆满了成袋的麦穗、麦粒样品,这里是徐淙祥的孙子徐旭东的实验室。大学毕业后,徐旭东回到家乡,给爷爷当起助手,从事种子和农业科技研究。 
  自幼看着爷爷坚守农业、农村,研究如何提升小麦产量,这个26岁的新农人既自豪又深感“压力山大”。在田间摸爬滚打4年,曾经稚嫩的脸庞已黝黑发亮,但说起现代农业技术,也是头头是道。 
  “随着现代农业科技的广泛应用,粮食高产不是梦。你看,农作物田间监测站传来气温、雨量等信息,手机一点就能看到,结合实际进行田管,方便又科学。”站在大豆示范田里,徐旭东神采飞扬。 
  家里保存着一张爷爷徐淙祥和袁隆平、李登海的合影,每每看到照片,徐旭东都会心潮澎湃。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老一辈农人用勤劳和汗水,为国家粮食安全作出贡献,如今守护粮食安全的责任传到新一代农人肩上,在徐旭东看来,自己要更加努力,运用现代农业科技,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我常常告诉孙子,科学的态度来不了虚伪,小麦从种到收都要按农作物的生长规律来。”看着日渐成长的孙子,徐淙祥很欣慰,现代农业需要年轻人参与,孙子愿意干并且干得很好,让他感觉事业后继有人。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总书记一直都很关注粮食生产,这次回信让我们祖孙三代备受鼓舞,更增强了我们坚持种粮的信心和底气。”徐淙祥说,一定按照总书记的指示,研制更多更好的农业新品种,探索并推广新技术,做到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带领更多农户多种粮、种好粮,一起把日子越过越好,为守好“中国粮仓”、端稳“中国饭碗”多作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