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版:暖闻

社区『红管家』大小事都办



本报记者 王雪洁 实习生 吴琼 通讯员 武艳/文 颍州晚报记者 徐丹丹/摄

  “徐叔,你今天扫地提前了,扫得真干净!”
  “早上没事,趁着凉快,就起来把门前扫一下。”
  “好嘞,你们辛苦,上次反映门口的井盖已经补上了。最近可有啥其他问题,有啥事儿跟我说一声……”
  7月2日,“红管家”李程程像往常一样来到东平社区开乐巷,与小巷居民徐洪良唠起了家常。
  在颍东区,像李程程这样的“红管家”有240多人,作为深入社区治理“最后一公里”的志愿者,其服务范围包括背街小巷和居民小区,不仅负责环境卫生,还负责收集群众对小巷小区管理的意见,做到每月巡、经常访、及时记、完成报。

管好大小事
  “看他们辛苦,我们也不能旁观。说到底,‘红管家’的工作都是为了我们的营业环境更好。”徐洪良年近60岁,见证了开乐巷的变化。看到“红管家”来管理小巷,他主动帮着打扫卫生。徐洪良告诉记者,“‘红管家’来了后做了不少事,大小事说一声,他们都能很快帮助解决。”
  开乐巷全长432米,环境曾经“脏乱差”,前两年小街巷整治后面貌焕然一新,133个门面房顺利“升级”。然而,建后管护怎么办,常态化管理谁负责?门面房的房东和租客遇到了问题,又该找谁解决?这些成了133户居民操心的新问题。
  李程程是东平社区的干部,主要负责管理开乐片区。他实地走访发现,开乐巷的常态化管理亟需加强。“背街小巷常成为社区治理的‘死角’,容易被忽略。”李程程告诉记者,去年6月当了“红管家”后,他一有时间就去开乐巷看看。李程程穿上红管家的服装,从打扫卫生开始,与租户处好关系,收集他们的意见建议,及时帮大家解决具体问题。

服务专业化
  李程程对小巷管理的用心,得益于颍东区文明办成立了“红管家”社会服务中心,把辖区党员、小区物业、社区干部、离退休职工、退伍军人整合在一起,组成一支专业化“红管家”队伍,让他们深入背街小巷、居民小区、集贸市场,主动了解居民需求,补齐社区服务短板,优化了居民生活环境。
  “目前,颍东城区有15条背街小巷,专业化管理力量欠缺。”谈及组建“红管家”队伍的初衷,颍东区文明办主任徐晓东告诉记者,“‘红管家’深入居民家门口,帮助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实际问题,把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的末梢工作做实做细。”
  2021年6月,“红管家”招募通告刚发出,就吸引社区党员干部、小区物业人员、离退休职工、退伍军人等踊跃报名。经过选拔面试、专业培训,首批入选的15名“红管家”着装上岗,成为加强社区治理、服务居民百姓的好帮手。
  “‘红管家’服务讲究专业性,我们从招募之初就要求志愿者必须有责任心、有爱心、熟悉当地情况。”徐晓东说,目前,“红管家”服务质量较高,群众满意度也高。

向乡村延伸
  “‘红管家’好,有啥事都能跟他们说。”“小区有了‘红管家’,感觉办事很方便。”“看他们跑来跑去为大家奔忙,我也想参与进来。所以,这次招募我也报名了。”
  眼下,“红管家”已成为颍东区深入推进创建文明典范城市工作的一张名片,不少人报名参与,御龙湾小区的物业副经理张建中就是其中一位。
  “平时,我们物业和居民打交道多。‘红管家’是服务居民的,我也希望通过这个平台,更好地为小区居民服务。”张建中说,他是党员,也是退伍军人,希望成为一名“红管家”,为服务社区居民贡献力量。
  深入了解群众所急所需所困,帮助解决群众的烦心事、操心事、忧心事,是“红管家”的工作宗旨。今后,颍东区将全面铺开“红管家”服务,依托全区129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点,推动“红管家”走进乡镇农村、集贸市场,收集民意、列出清单,传达民声、办好实事。
  “下一步,我们还将加强对‘红管家’的管理,完善管理制度,通过评选、社区积分等形式提高居民参与度,让‘红管家’在颍东落地扎根。”徐晓东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