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置顶新闻

把种粮事业一代一代传下去

  在太和农村,有这样一句顺口溜:“优质高产多打粮,快找劳模徐淙祥。”这是群众对种粮大户徐淙祥潜心钻研农业科学技术、与粮为伴的肯定和赞誉。
  他也是习近平总书记“记得”的种粮能手。6月27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给徐淙祥回信,向当地的乡亲们表示问候,对全国的种粮大户提出殷切期望。
  牢记殷殷嘱托,在徐淙祥的带动下,儿子徐健、孙子徐旭东更加坚定地投身于种粮事业,祖孙三代在“多种粮、种好粮”的农业发展道路上逐梦前行。

靠良技良种 成为远近闻名的“麦王”
  “得知你家种植的小麦喜获丰收,儿孙也跟着你干起了农业,我感到很高兴。”提起习近平总书记给自己的回信,徐淙祥张口就能背出信中的内容。
  69岁的徐淙祥皮肤黝黑,手脚粗大,身板结实,和土地打了一辈子的“交道”。依靠良技良种,他成为群众眼中的“麦王”“种粮牛人”。
  1973年高中毕业后,徐淙祥回到老家旧县镇张槐村务农。由于村民缺乏先进科学的种植技术,小麦亩产仅一两百公斤。“人不亏地、地不亏人”。不满足于现状,他开始潜心钻研农业科学技术,探索良种良法,立志要把粮食种好。
  本世纪初,徐淙祥担任太和县旧县镇张槐村党支部书记,他推出“绿色农业科技承包法”,通过提供技术种植管理,承包了村里农户1300多亩耕地,给太和县种子公司繁育小麦良种。由于千亩连片小麦良种繁育田采用了全程机械化耕作,科学种植管理,小麦实现了连年丰产丰收。
  2010年,徐淙祥牵头成立淙祥现代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成为当地种粮大户。他积极开展新品种、新技术研究,推广农作物绿色高效试验示范田,多年来屡屡创下小麦、玉米、大豆的安徽省单产纪录,他也由此被誉为安徽“麦王”。
  今年夏收,徐淙祥的麦田又迎来了丰收。示范田平均亩产超600公斤,高产试验田平均亩产超800公斤。
  为大力普及推广农业新技术,徐淙祥根据自己四十多年的实践经验,将小麦、玉米、大豆绿色优质高产栽培技术,用通俗易懂的谚语形式汇编成册,并制成挂图,免费发给村民。
  为了种出高产优质粮,徐淙祥与省、市农科院等单位开展技术合作,通过杂交逐年选育,培育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太丰8号”“太丰3号”小麦新品种和“太丰6号”高蛋白大豆新品种,在全省广泛推广应用。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徐淙祥说,一定按照总书记的指示,研制更多、更好的农业新品种新技术,多种粮、种好粮,为国家粮食安全贡献力量。

机械化耕作 助力粮食“稳定生产”
  “高温天干,影响豆种出苗怎么办?”昨日,徐淙祥的儿子徐健接到同行的咨询电话。
  “苗稀苗黄早追肥,天气干旱要浇水。”一番问询后,徐健给出了建议。他是淙祥现代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1200多亩高产田的管理员,也是一名种田能手。种植户遇到什么疑难杂症难以解决,都会主动找他。
  “我以前做化肥农资生意,对农业有着深厚的感情。”随着国家农业政策越来越好,粮食连年丰收,徐健于2008年底从农资经营转行粮食种植。
  2011年4月,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的习近平到张槐村考察时,曾向乡亲们了解小麦种植情况。当时的场景让徐健永生难忘。
  牢记殷殷嘱托,徐健和父亲补充完善各种功能的大型农业机械,现有自走式喷灌机、大型收割机、土地深耕机、打捆机等10台(套)农机,还成立了植保队,实现了全过程机械化生产。
  “今年种植的1000多亩小麦,靠这些大型收割机,3天就抢收完毕。”作为田管能手,徐健认为,粮食生产节本增效,得益于从种植到管理再到收割的全程机械化。
  徐健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如果种植小麦全程都靠人工,每亩地成本在1500元左右;而全程机械化,种植一亩小麦成本在六七百元,省了一半钱。
  “实现了全程机械化耕作、规模化种植,再加上科技化管理、标准化生产,就一定能降低粮食生产成本,提升粮食产量,改善粮食品质。”在徐淙祥和徐健的带领下,张槐村7000亩土地已流转5200余亩。规模化种植、机械化耕作,投入少了,赚钱多了,农民种粮积极性高了,有效保障了粮食生产的稳定。

扎根农村 做好“新农人”
  眼下,徐淙祥流转的千亩良田里,一丛丛碧绿的豆苗已经钻出土壤,长势喜人。每天,徐淙祥的孙子徐旭东都要在田间地头转一转,察看土壤墒情和秧苗生长情况。
  2018年大学毕业后,徐旭东接过爷爷和父亲的接力棒,成了一名“新农人”。在淙祥现代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办公楼二楼,摆满了成袋的麦穗、麦粒样品,这里是徐旭东工作的地方。目前,他给爷爷做助手,从事种子和农业科技研究。
  在徐旭东眼中,爷爷是一个懂农业、爱农村的奋斗者,对土地有着深厚的感情。他接受新事物快,而且不满足现状,能跟得上时代。
  从小跟着爷爷长大,看着爷爷耕种的田地从几十亩到上千亩,徐旭东就很有成就感。每当得知小麦单产不断刷新纪录,总会令他心潮澎湃。
  徐旭东认为,农村是一个广阔的舞台,搞农业大有可为,“我要继续接力,做个新农人,为乡村振兴贡献智慧和力量,这样的人生才有价值。”
  “总书记回信中提到对我们一家祖孙三代坚持种粮感到十分高兴,更希望我们继续坚持下去,把这个事情做好。”徐淙祥说,中国人的饭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不是哪一代人的事,要一代一代传下去。 
  
颍州晚报记者 梅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