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版:关注

『牛庄师傅』闯上海日料品出『阜阳味』


本报记者李方达

  上海高端日料,多是“阜阳味儿”。
  仔细品,其实是“临泉味儿”。
  早在上世纪80年代,打工潮还未完全兴起时,临泉县牛庄乡(现改为牛庄社区)就有不少村民闯荡上海滩,踏入日料店。时光流转,他们也成长为业内颇有影响力的“牛庄师傅”。
  “牛庄师傅”是如何成为顶级日料师傅的?他们身上又有着怎样的故事?本报记者进行了一番探访。

结缘
  2021年底,段永银从上海回到临泉老家。陪着年迈的父母,每天吃着稀饭、面条和大馍,让他每每想起从前。
  30多年前,一家人勉强温饱,面条和馍还不能敞开了吃。段永银常听家人说“吃汤不吃馍,吃馍合不着”——老一辈临泉人称面条为“汤”,这句话的意思是:吃了面条就不能再吃馍,不然不划算。
  上世纪80年代,临泉县牛庄乡陆续有人外出打工,带回外面世界的精彩,以及远比种地强得多的收入。
  1988年,18岁的段永银背上行囊,先去了离家乡较近的郑州,之后又辗转到北京,在大大小小的饭店干了10来年。
  2000年前后,牛庄乡大部分青壮年都选择外出打工。“去北京的少,大部分都在上海。”段永银还听说,不少人在上海做日料,油烟少,工资高。心动之下,段永银也去了上海,刚巧遇到一位北京中餐店经营者转行到上海开日料店,段永银便去店里打工,由此进入日料这一行。
  日本料理店在上海越开越多,与此同时,更多来自临泉牛庄的青年“奔流入海”,跟着先来的老乡进入日料店打工。
  老家在临泉县杨桥镇王竹园村的王世朋告诉记者,他有六七个亲戚,都在上海做过日本料理。“咱到了大城市,得先找熟人,找落脚的地方,托人介绍活儿。”王世朋说,后来,村里大部分人都跟着去做日料了。
  现任临泉县邢塘街道牛庄社区支委委员刘智强,也曾在上海学做日料。“我跟着堂哥一块去的。”刘智强的6个堂哥、几个表兄弟和大部分同学,都在下学后去了上海学做日料。
  刘智强的同宗兄弟和同学刘旭(化名),也是同一时期去的上海。刘旭说:“那时候,牛庄70%的年轻人都去上海做日料了,保守估计有上千人。”
  段永银的侄子段照坤,2010年初中一毕业就跟着邻居大哥来到上海,进入一家高端日料店工作。“我没去找大伯。”段照坤说,那时候,牛庄年轻人到上海,已经无需再主动去找老家人。“差不多每家日料店里都有临泉人,再一问就是牛庄的。”在段照坤入职的第一家日料连锁店里,就有30多位临泉老乡。
  据知情人士介绍,在上海仙霞路,有上百家日料店,几乎每家店里都有“牛庄师傅”活跃的身影。

立足
  镜头调转回20多年前。刚到上海,刚进入日料行业,段永银一下子从厨师变成了外围打杂工,只能从配菜和洗碗做起。
  “一开始学不到手艺,最当紧是学日语。”为了能尽快看懂菜单、尽快入门,深夜下班后,段永银和妻子张桂兰还要在出租屋里背日语50音图。
  张桂兰语言天赋好一些,学会了就教段永银。两人相互鼓励支持,几个月下来,就能和顾客简单交流了。后来,张桂兰转到家政行业,得益于这几个月的外语学习,常常接到国际家庭派单。
  我们再说回段永银。入门后,段永银很快感受到日本料理和中餐的不同。“最明显的就是,日料的用料比例很严格。”为了能学到料理技术,段永银主动往日本师傅跟前凑,手脚勤快多干活儿。“他们说了怎么做,我就记下来。”慢慢地,段永银从后厨配菜走到前台,学会了做寿司、切鱼片、调料汁,成为一名优秀的日料厨师。
  “其实早些时候,大师傅不太愿意教。”刘智强还记得,当年在上海学做日料时,他和小伙伴会偷偷把大师傅用剩的料拿过来,研究比例。
  在日料行业,不仅要学配比、手法、刀工,还要学习料理文化、海产品知识以及摆盘审美等。因此,要真正学到高超的技艺,必须跟师傅用心好好学上几年。
  “早期的高端料理店里,都有很厉害的日本大厨,我们在店里工作,就有机会跟着学。”刘旭曾经跟一位日本师傅学了7年多,两人还成了好朋友。
  这位日本师傅曾跟刘旭交心:“聪明人很多,但我喜欢你这样务实的年轻人。”
  或许,这也是“牛庄师傅”普遍被高看一眼的原因。
  “早些年好好跟师傅学过的,现在基本都在高端料理店里独当一面。”刘旭说,如今,他的很多小伙伴都从学徒工、中工成长为厨师、厨师长甚至是行政总厨。
  学到手艺,头衔加高,牛庄师傅们的收入也一年年上涨,但与日料的平均消费水平几乎不在一个维度。
  段永银入行时,工资是每月三四百元,2010年以后才过千。
  2009年,刘旭初入日料行业时,工资是600元,相当于店里一个客人一餐的平均消费额。
  2012年前后,段照坤就职的日料连锁店定下亿元年度营收目标,不到10个月,店里就完成了这一目标,而他当时的工资还是每月约1000元。
  “现在,中工能拿到六七千元,厨师长大多能拿到1万多元。”而成长为行政总厨的刘旭,每月工资则在2万元以上。
  “总体上比其他行业好一些。”能支撑在大城市的生活,能攒点钱寄回去买房养家,牛庄师傅们大多对自身收入感到满足。

前程
  “有机会还是想回去。”无论工资多少,段照坤都只留一小部分做日常开销,其余的都交给父母,几年下来,也攒下一笔钱。2016年,在家人支持下,段照坤在合肥买了房子。
  2019年起,段照坤开始和小伙伴们商量着,回家乡开日料店。2020年底,段照坤和小伙伴的“鮨未”在合肥开业。
  “头天晚上下单食材,第二天上午就送到店里,只比上海晚一两个小时。”周末和特殊节日,段照坤会提前将部分食材发布到社交账号,接受顾客预订。
  新鲜食材、专业料理、中等价位,加上多媒体传播与营销,段照坤的店在合肥经营得风生水起。
  不少“牛庄师傅”都想过回乡创业,但这并不容易。
  刘智强就有亲戚曾回乡开日料店,后来经营不善,只得转行。
  2018年,还想着回乡的刘旭一口气在临泉买了住房和商铺,后来也逐渐放弃这一想法。买房后,刘旭每月要支付8000多元房贷,还要供两个孩子上学,“眼下最当紧是多攒点钱。”
  站在345国道旁的老家院子里,段永银又一次遗憾没能翻盖老屋。“周围都盖起来了,就我们家还是原来的老房子。”
  段永银有很多机会在上海买房,但他总想着还要回老家,就一直没买。“没想到在上海待这么多年。”后来,段永银的孩子也来到上海上学、工作。
  几年前,段永银提起,想回老家盖房子,遭到儿子强烈反对。最终,他将回老家盖房的钱拿了出来,支持儿子在上海买了房。
  回来一段时间,段永银和妻子又牵挂起上海的亲人和朋友来。微信里,时不时有人问段永银什么时候回上海。
  如今,临泉县牛庄乡这一行政单位已从地图上消失,而“牛庄师傅”的队伍则日益壮大,他们在全国各地的日料店里大展身手,用厚实的双手托起家庭的安稳和幸福。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