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版:专版

一碗太和板面 捞出幸福滋味




本报记者 尚原野 通讯员 史浩然 李亮/文 本报记者 穆可亮/摄

  在阜阳众多小吃中,太和板面算是“跑得最远”的一个,知名度不仅可以和沙县小吃、兰州拉面媲美,而且把面馆开到了马来西亚,数以5万计的板面馆分布于全国各地,带动了10万多人就业,拉动了百亿元的小吃产业,涌现出“石条老街”“郭记味霸”“好财八戒”等知名品牌,成为“阜阳味道”中最具影响力的“名吃”之一。

体验老街板面馆
  每天中午,太和人的美好生活从享用一碗板面开始。那浓浓的醇香,总让人念念不忘,不论是上班族、上学族、还是在外游子,一碗可口的板面,让匆忙的心渐渐平静下来,成就了太和人的踏实和坚韧。
  在太和汽车北站斜对面,记者走进一家名为“石条老街板面”的门店,实地体验太和板面的独特魅力。
  “从1979年开店算起,到现在经营43年了。”中午11点多,店主杨建峰一边招呼客人,一边和记者聊天,“每家板面馆都有自己独特的卤料。我家的卤料有20多味中草药,配方不同,味道也不一样。”
  43岁的杨建峰是太和县城关镇人,父亲从1979年开始卖板面,租的是太和老街清真南寺的门面房。1990年,他开始跟父亲学做板面,2010年注册了“石条老街”板面商标。
  “2015年,我开始单干,现在太和县城开了3家门店。”杨建峰说,太和人喜欢吃宽面、重口味,吃板面的时候要搭配油酥烧饼和卤菜,从采购羊肉、配置卤料到熬制底料、和面扯面都有很多讲究。
  说话间,市民廉超杰一家三口挑了靠窗的位置落座,一人一碗板面,外加一盘卤鸡爪、一碟素拼。“太和人喜欢吃板面,我们就喜欢这一家的味道,隔三差五来撮一顿。”30岁的廉超杰在县城经商,对“石条老街”板面情有独钟,熟悉的味道总让他胃口大开,三口人50块钱花销,好吃不贵。

美味源自巧制作
  太和板面拥有上百年历史,因加工时需要在案板上摔打面片而得名。2015年5月,太和羊肉板面制作技艺被列入太和县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8年11月,安徽10大地标美食公布,太和板面评选为“安徽十大美食”。
  2019年3月,由太和县烹饪协会制定发布的《太和板面制作规范》,成为从业者共同遵守的“团体标准”。
  37岁的李巍是中式面点师,从业21年,现任太和县烹饪协会会长。“太和板面以其用料精、制作细、食之味美、久吃不厌而深受人们喜爱。”李巍告诉记者“诀窍就在于独特的制作方法,主要包括三道工序——味汤制作、面皮制作和板面制作。
  味汤制作方面,选上等羊油放入锅内,加入香料,细火慢熬约30分钟,香料充分出味后,用漏勺捞出。锅内继续低油温加热,投入干红椒,使其出味,待油色逐渐转黑时,把切好的3公分见方的本地白山羊肉小块放进去,改用细火熬煮约30分钟,最后调入精盐、黄酒、味精、冰糖等,即成味汤。
  面坯制作方面,用上等面粉和冷水调成面团,并用少许盐和碱轧面两次,待用。玉米淀粉用布袋装好,把和好的面团切成约8公分长、2公分宽的长方形块,然后用玉米淀粉拍打,最后放在铁板上用湿布覆盖,待用。“和好的面要醒30分钟,打成面剂子再静置1个小时,从和面到摔打下锅至少2个小时。”李巍说。
  板面制作方面,逐一取制好的面皮,用面杖擀压成片,取10至12个面片放手上,在铁板上用力平摔,摔长后丢入沸水锅内,再放入小白菜(上海青),用漏勺把煮熟的面和菜捞出,放入碗内,浇一份制好的味汤料即可。
  记者看到,厨师做板面时,在案上排好三根小面棒,左手捏三个头,右手捏三个头,猛地举过头顶,狠狠摔在案子上。接二连三,噼里啪啦,边摔,边拉,边闪……三根小面棒在厨师手里由短变长,由粗变细,折合三次,长达一两米,且粗细均匀,提起似一道瀑布。
  捞起煮好的板面,清白润滑,晶莹透亮;再捏上嫩绿青菜放在上面,浇上枣红色汤料。看着那个美呀,白的面条,绿的菜叶,红的汤料,自然让人食欲大增。

产业年收百亿元
  一碗正宗的太和板面,讲究“一红二白三黑四绿”,即汤红、面白、辣椒黑、上海青绿。红色的汤勾起人的食欲,羊油炸的辣椒味道香而不呛鼻,绿叶蔬菜清脆爽口。对漂泊在外的阜阳人来说,一碗板面盛满了老家味道,寄托了绵绵乡愁。
  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太和县旧县镇大张村村民宋建平、丁文喜就把这道美食带到了河北省唐山市。创业初期,他们租不起门面,都是一辆三轮车,一个旧油桶做的炉子,一块白布上写着“太和板面”字样,起早贪黑、风雨无阻游走在大街小巷之间。为顺应当地人饮食习惯,他们将板面中的羊肉换成了牛肉,推出了“牛肉板面”,也就是现在常见的“安徽板面”。
  30年过去了,在一辆辆人力三轮车上,太和板面走遍河北各地,逐渐辐射到北京、天津、山东等地的北方城市,以及上海、江苏和浙江等地的南方城市。2019年7月,旧县镇居民丁好财把太和板面馆开到了马来西亚,门店在吉隆坡市和云顶市华人集聚区挂牌营业,标志着太和板面首次走出国门。
  太和县有一种说法,皖北板面在太和,太和板面数大张。如今,旧县镇大张村被誉为“中国板面之乡”,1800多户村民中,有近800户外出卖板面,一年收入约1.5亿元。“一般在大城市,夫妻店一年能挣个十来万元,年收入100多万元的不在少数。”村干部介绍说,
  来自太和县人社局的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太和县约有10万板面从业人员,在全国经营大小板面店约5万家,行业年收入达百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