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5版:美好阜阳

阜阳彩塑建树多学习天津泥人张


本报记 者尚原野 通讯员 霍少峰

  提起捏泥人,人们最先想到的是天津“泥人张”。事实上,阜阳彩塑作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早在上世纪70年代初就吸收了天津“泥人张”的彩塑技艺。近日,记者专门采访了阜阳部分彩塑代表性传承人,实地了解他们如何把“泥巴团”转化为巧夺天工的非遗艺术品。
  
源自民间捏泥娃
  彩塑俗称“泥塑”,是中国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形式,它以泥土为原料,手工捏制成人物、动物或其他物体的形状,或素色或施以彩绘,2006年5月20日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千百年来,地处皖豫两省交界处的阜阳,泥塑不仅吸收了“徽州”文化特征,而且带有“中原”文化元素。尤其在改革开放以前,遇到阴天下雨,孩子们最喜欢玩的游戏就是摔“泥娃娃”。几个小伙伴聚在一起,看谁捏得好,看谁摔得洞大。有的还会用泥巴捏飞机、捏汽车、捏坦克。对他们来说,只要是见过的东西,基本上都会捏。
  不过,此时的摔泥娃并未上升到民间艺术高度。更多时候,只是孩子们阴雨天气的一种娱乐方式,没有传承发展的明显脉络。
  
师承天津“泥人张”
  上世纪70年代初,颍上文化馆美术工作者唐路专程来到天津,向“泥人张”第四代传人张铭学习泥塑技艺,开启了阜阳泥塑从传统走向现代的发展历程。
  唐路,1941年出生于淮河北岸颍上县半岗镇一个普通家庭,他自幼喜欢用泥巴捏各种人物,上世纪60年代进入颍上县文化馆工作。1971年,唐路到天津“泥人张”彩塑工作室学习,师从“泥人张”第四代传人张铭。他虚心好学,得到了张铭的细心指导,半年后回到颍上县文化馆,从事彩塑创作。1974年,唐路带领徒弟朱磊再次到天津“泥人张”彩塑工作室,进一步学习彩塑技法。
  1979年,唐路调入阜阳地区民间美术研究室工作,专业从事彩绘创作。他善于从音乐、美术、文学、历史、戏曲、电影、舞蹈中汲取养分,从西北地区写生回来后,彩塑风格趋于成熟。几十年来,唐路创作的“丽人行”等彩塑系列作品先后在北京、上海、南京等地展出,被多次拍摄成电视纪录片,引起国内外艺术家的关注。
  
传承创新建树丰
  唐路的徒弟朱磊是安徽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安徽省民间工艺大师,他的作品曾在中央美院陈列馆、紫竹院公园、故宫端门城楼、民族文化宫等地展出。2004年,朱磊创作的彩塑“岳飞”在全省民间艺术博览会上获银奖。2010年4月,朱磊前往澳门特别行政区讲学并做文化艺术交流,部分作品被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博物馆收藏。
  在太和县,李浩华、桑成林、徐志强的泥塑技艺较为突出。其中,李浩华是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自幼酷爱绘画和泥塑,尤其擅长捏泥蛙,人称“蛤蟆李”。1991年,李浩华赴天津“泥人张”工作室学艺5年,创作了大量彩塑艺术作品。1998年,他创作的“八仙”雕塑荣获中国民间文化艺术节民间工艺展二等奖。2000年,李浩华受邀到景德镇陶瓷职业技术学院讲学6年。“我把泥蛙移植到陶瓷工艺品上,成品率高,烧出来的青蛙就像活的一样。”李浩华说。
  2013年,阜阳彩塑入选阜阳市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经过几代人传承与发展,目前已经形成质朴写实的创作风格。“阜阳彩塑发展到现在,有室外雕塑、瓷板画不同的从业方向,他们在各自领域都取得了建树。”李浩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