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6版:太和新闻

太和 民生幸福谱新篇


本报记者 赵名威 通讯员 史浩然/文 通讯员 张正华/摄

  初春时节,暖阳融融。走进太和县关北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只见老人们三五成群,有的在下棋,有的在健身,有的在追电视剧……一派温馨祥和。
  据了解,2018年太和县关北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投入使用以来,不仅在生活、行动方面为老人提供照料,还积极在精神养老、健康养老方面进行有益尝试。1100平方米的服务中心设有图书阅览室、棋牌室、舞蹈娱乐室、书画室、手工制作室、乐器室、康复理疗室、老年学校等,已然成为社区老人温暖的家园、生活的乐园。
  积极发展养老事业,是太和县始终坚持抓实抓紧抓好的重要民生工程之一。
  近年来,太和县民政局扎实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和上级民政部门工作部署,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推深做实“我为群众办实事”系列实践活动,围绕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聚焦特殊群体、聚焦社会关切、聚焦民生痛点,不断强化责任担当,创新工作举措,提升服务效能,确保每一项民政工作落地生根、每一件民生实事凝聚人心,群众幸福指数不断提升。 

保障民生 织密筑牢“托底网”
  “民政局工作人员就像亲人一样,帮我家解决了燃眉之急!感谢大家的无私帮助……”近日,在太和县李兴镇程庄村屈楼自然村,低保户屈克礼感激地说。
  屈克礼家里有5口人,屈克礼和大儿子长期在广东打工,是家庭唯一的经济来源,而他两个9岁的双胞胎儿子都患有先天性脑瘫残疾,照顾孩子的重担都压在妻子李艳梅身上,生活压力巨大。
  太和县民政局驻程庄村工作队得知这一情况后,根据相关政策,为屈克礼的儿子争取到临时救助资金,并申请到每月300元的残疾人补贴和护理补贴。春节前夕,太和县民政局领导前往屈克礼家中慰问,送去慰问金2000元,并为孩子们当场捐赠了两辆轮椅。政府的关心和帮助,让屈克礼一家感动不已。
  近年来,太和县民政局扎实做好社会救助工作,切实履行基本民生保障职能。持续推进城乡低保标准统筹,及时把脱贫监测户、边缘易致贫户等中符合低保政策的人员纳入农村低保范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2021年7月起,全县低保标准调整为8064元/人/年。截至2021年12月份,全县保障农村低保对象2.66万户4.76万人,累计发放农村低保资金2.3038亿元。全县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标准提高至每人每年8520元,当前特困供养对象6422人,累计发放资金5067.8万元;持续开展临时救助,截至2021年12月底,下拨临时救助备用金23万元,累计救助566人。
  同时,不断加强残疾人帮扶工作和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目前,全县获得重度残疾护理补贴2.47万人、发放资金1774.25万元,获得残疾人生活补贴2.15万人、发放资金1410.38万元。一年来,县救助管理站共接待求助人员或主动救助流浪乞讨人员205人次,现有长期滞留人员18人,向求助对象发放衣物200多件套,累计使用资金117.3万元。

老有所养 探索养老新模式
  民之所想,政之所向。近年来,太和县民政局坚持把发展养老事业作为重要民生工程抓实抓紧抓好,不断完善养老基础设施,创新养老服务模式,探索智慧养老新途径,着力建设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为破解养老难题提供了新思路。
  为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业发展,太和县民政局积极提升养老院服务质量。自2021年8月份起,在全县开展特困供养服务机构“五净”行动,按照“人身干净”“室内干净”“物品干净”“餐饮干净”“院落干净”的标准,通过强化个人卫生、室内卫生、保持物品整洁、抓好食品安全、优化院内环境行动,促进全县特困供养机构达到物品整洁、环境舒适、宜居宜养的目标。截至2021年12月底,开展“五净”评比5次,奖励“五净”资金10万元。
  同时,不断推进三级养老中心项目建设和运营管理。坚持“政府主导、村级主办、因地制宜、注重实效、自愿互助、社会参与”的原则,规范完善三级养老中心的建设和运营。目前,太和县城市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应配建面积7.12万平方米,社区养老服务用房应配建面积6430平方米,配建率达100%。乡镇养老服务中心覆盖率100%,村级养老服务设施覆盖率84%。太和县民政局还联合人社局开展养老机构消防设施操作员培训、养老护理员入职岗前培训。2021年,培训养老服务从业人员1697人次,完成培训任务的133%。
  建立健全老年人补贴制度。制定出台了《太和县经济困难老年人养老服务补贴实施办法》《太和县高龄津贴发放实施办法》。据统计,2021年度,全县高龄津贴共发放3.88万人,累计发放资金961.05万元;经济困难老年人养老服务补贴保障7536人,累计发放资金784.05万元。目标任务补贴发放完成率100%。
  推进医养结合和智慧养老发展。采取敬老院把医院请进来或走出去与医院合作,以及基层医疗机构增设养老服务等方式,促成医养结合。2021年采购护理床位1268张,全县护理床位占比达到45%。把智慧养老纳入养老服务民生工程建设内容,和安徽启拓科技信息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建成太和县智慧养老智慧安防综合监管平台。未来,有望打通老年人与养老机构的“最后一公里”,形成人人参与社会养老的强大合力,进一步提升养老服务质量和服务效能,让老人的晚年生活更有品质感、更具幸福感。

稳步提升 统筹发挥民政职能
  上为政府分忧,下为百姓解愁。民政工作关系千家万户,工作的优劣、效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党和政府形象,关系到文明城市创建的实际成效。
  近年来,太和县民政局认真开展文明窗口创建工作。民政局婚姻登记处作为窗口单位,多方注重:注重服务项目公开、透明,办事流程、收费标准、监督电话等全部公开公示;注重功能齐备,设办证大厅、颁证大厅等,满足群众不同服务需求;注重环境营造,在各功能区设禁烟标志,营造“无烟”服务办公环境。此外,结合《婚姻法》实施70周年、“520”婚姻登记高峰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决胜年工作部署等,开展《婚姻法》宣传,大力开展婚俗改革工作,引导新人树立婚事从简的文明风尚。在赵集乡东城村、清浅镇云寨村、关集镇茨东村、旧县镇大张村,先后组织举办4次规模较大的集体婚礼,群众反响热烈。
  推进城乡社区综合治理。扎实推进省、市级“智慧社区”试点建设;不断深化农村社区建设,以党建引领推进“德治、自治、法治”“三治融合”,开展优秀村规民约和居民公约评选征集活动,引导社区(村)培育志愿服务组织,推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不断丰富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做好区域规划地名管理工作和地名标牌维护管理工作。根据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要求,按照国家统一设标标准,对全县城区道路标牌丢失、损坏情况进行全面摸底排查,并对新增道路进行道路设标。组织开展“保护地名文化、记住美丽乡愁”乡村地名信息服务提升行动和“一图一录一影展”乡村地名文化收集展览活动。2021年12月31日,在太和县文庙广场举办太和县“领悟六中全会内涵,传承保护地名文化”摄影图片展,引起群众广泛共鸣。
  依法做好社会组织登记管理工作。一年来,全县依法登记各类社会组织378家,其中社会团体80家,民办非企业单位298家。同时,出台了《太和县关于开展社区社会组织登记工作的通知》《社区社会组织备案管理暂行办法》和《关于开展培育发展社区社会组织专项行动方案》,为社会组织的规范化运行提供了遵循,督促其依法依规参与社会治理。
  一幅幅温暖人心的民生画面,勾勒出太和县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向往;一串串详实有力的硬核数据,展现出的是太和县民政事业科学发展的律动脉搏。
  接下来,太和县民政局将以更加务实的举措,顺应百姓期盼,守好民生底线,强化兜底保障,体现民生温度,为建设现代化美好阜阳贡献太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