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5版:记忆阜阳

顺丰小哥爱玩花鼓灯


本报记者 尚原野/文 通讯员 张亚辉/摄

  在颍上县城北新区顺丰速运营业点,29岁的快递小哥韩琪工作之余爱玩花鼓灯。他15岁学灯,先后师从颍上推剧省级非遗传承人曹树芝(艺名“小二姐”)、花鼓灯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王传先(艺名“一条绳”)等,尤其擅长花鼓灯“兰花”角色,近年来一直活跃在颍上花鼓灯舞台上。

少年学灯颍河畔
  正月十三一大早,颍上县鲁口镇鲁口社区文化广场聚集了当地8支锣鼓队,他们身着演出服,敲锣打鼓喜迎元宵佳节。鲁口镇是颍河入淮处有名的灯窝子,一直有“千班锣鼓万班灯”的说法,在参加表演的花鼓灯艺人中,一位年轻的“兰花”(女角)扮相俏丽动人,他就是颍上知名花鼓灯爱好者——韩琪。
  1993年,韩琪出生在颍上县慎城镇沙北社区一个农村家庭,父母常年外出务工,供他和姐姐上学。13岁那年,韩琪跟家人逛八里河公园,碰巧赶上金三角花鼓灯艺术团表演,欢快的锣鼓、热情的舞蹈让他非常痴迷。那一天,他结识了花鼓灯启蒙老师——颍上推剧省级非遗传承人曹树芝。
  花鼓灯是一种集舞蹈、灯歌和锣鼓音乐于一体的民间舞种。就舞蹈而言,男角称“鼓架子”“鼓橛子”,女角称“兰花”“腊花”。“曹老师一开始就建议我学‘兰花’,因为兰花的舞蹈水平代表着灯班的整体水平,曹老师最擅长的就是‘兰花’。”韩琪说,2006年,他到新庙职高读初中,两年后转入颍上四中,开始跟随曹树芝学“兰花”。

结缘兰花十四年
  中考过后,韩琪曾两次去鲁口镇拜访花鼓灯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王传先,用音频视频记录了老艺人演唱灯歌、“兰花”舞蹈示范,以及他讲述的花鼓灯故事。
  王传先1923年出生,16岁时拜颍上花鼓灯艺人唐佩金为师,专攻“大兰(腊)花”“小清唱”,1990年被省文化厅命名为“安徽花鼓灯十大老艺人”。
  “旧社会,人们看不起戏子,女的不能玩灯,‘兰花’都是反串角色,王传先、曹树芝都不例外。”韩琪说,旧社会有“好男不玩灯,好女不看灯”的观念。以前女的不能学戏,舞台上的都是男扮女装。时代变了,人的观念也在变,现在男的不愿意学花鼓灯,舞台上的“鼓橛子”都是女扮男装,整个都颠倒过来。
  “颍上的老艺人有一个特点,学什么像什么,我愿意学,他们都愿意教,而且学费分文不取。”韩琪说,在2008年到2010年,他向不少老艺人学过“兰花”。直到现在,只要听说哪个乡镇的花鼓灯艺人有一技之长,他都要专程赶去学习。

左手快递右手灯
  2010年底,韩琪报名参军,成为武警四川总队乐山支队的一名武警战士。在新兵连,他用自带的简易服装、道具表演颍上花鼓灯,引起很大反响。一年后,他被安排到支队宣传股做宣传员。
  “我的很多舞蹈技巧都是在部队练出来的,到现在还非常怀念在乐山服役的5年经历。”韩琪说,2016年,他应聘到颍上县城北新区顺丰速运县政府营业点,成为一名快递收派员。那一年,他加入阜阳市音乐家协会。2019年,加入安徽省音乐家协会和安徽省民间文艺家协会。
  6年多来,韩琪总是白天忙工作,晚上去拜访县城的老艺人,一周一天的调休基本都用来下乡走访老艺人。“这十多年,我为了学花鼓灯花了10多万元,参加演出一共挣了500块钱。”韩琪说,爱人在西三十铺镇供电所上班,孩子今年9月上幼儿园,他的工资收入除了家庭生活开支外,几乎都用在花鼓灯这个爱好上。

一心传承无杂念
  记者认识韩琪时间不长,正月十二晚上等他7点多下班一起吃饭,9点钟以后又去颍上县棉麻公司拜访88岁的老艺人曹树芝。这是二楼西户的单元房,一进门就能看见隔离柜上的演出剧照,数字电视梨园频道播放着豫剧《郾城大捷》。
  老艺人两年前失聪,大声喊也听不到,日常交流只能写字。看到门生带客人来访,他微笑着一一握手,并不觉得生疏。“曹老师晚上经常去棉麻公司对面的金三角公园跳花鼓灯,平时睡得晚,我夏天十点多来他还没睡。”韩琪说,曹老师有4个儿子,都有自己的家庭,老伴前年去世后,他一直独居。阳台柜子里整齐摆放着绣鞋、扇子、手绢、坎球等表演花鼓灯的行头,还有厚厚一沓演出照。
  韩琪挑出一把扇子和一块红手绢要带走,比划说是第二天演出用完再还回来,曹树芝会意。“我跟曹老师打了16年交道,只要是他会的,说愿意学他都愿意教。”韩琪这些年一直在整理与颍上花鼓灯有关的视频、音频、文字、实物,还注册了“颍上花鼓灯”微信公众号和抖音号,定期发布花鼓灯演出视频,希望尽自己的一份力量去宣传颍上花鼓灯。
  2月17日凌晨,也就是这次拜访之后的第五天,曹树芝在家中去世。韩琪在抖音上发布了多条曹老师生前演出的视频,以此缅怀启蒙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