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新闻110

卡里的钱不翼而飞,“小偷”竟是儿子

其中用于购买游戏装备的18000元已追回

核心提示

  近日,临泉县公安局吕寨派出所接到求助,居民陈女士未成年的儿子半年间转走了她卡里5万多元,其中有近2万元用于游戏充值。
  民警了解具体情况后,及时联系游戏平台客服,帮助陈女士提供相关证据,成功追回18000元。

孩子微信转走母亲5万多元
  “警察同志,我儿子打游戏被骗了5万多元钱,现在家里有病人急等着用钱,你们快帮帮我吧。”1月18日,陈女士急匆匆来到临泉县公安局吕寨派出所求助。
  民警一边安抚陈女士的情绪,一边了解详细情况。经询问,陈女士家中有老人生病住院急需用钱,她到银行取钱时发现卡里的5万多元“不翼而飞”。“从银行柜台查询账户发现,卡里的钱不知被谁通过微信转出去了。”陈女士说,她回家询问才得知,是14岁的儿子小明(化名)转走的。
  原来,近半年来,小明一直使用陈女士的手机玩网络游戏,并微信多次转账购买“装备”,花掉不少钱。为了防止母亲发现,他每次将钱从母亲的微信转账到自己的微信后,都及时删掉转账记录。
  凭着自己的“小聪明”,小明半年内一次次转账,从刚开始的单次转账几百元到后来单次转账5000元。陈女士发现时,小明已前后转出了5万多元。

民警帮助追回18000元
  “大姐,钱是你儿子自己充值的,这不是诈骗,这是消费。不过,你儿子是未成年人,根据相关规定,充值游戏的钱可以追回来。”民警向陈女士耐心解释说,《民法典》第十九条规定,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
  民警核查小明的转账、充值记录后,及时联系游戏平台客服,反映这一情况,并帮助陈女士向游戏平台提供相关证据。
  昨日,记者了解到,该游戏平台已将小明充值的18000元退还,而被小明用于其他日常消费的3万多元已无处追要。陈女士对警方表示感谢。
  临泉警方提醒,如果家长遇到孩子玩网络游戏进行了大额充值,建议通过沟通或法律途径,向商家追回充值的钱款。但需要注意的是,在要求游戏服务提供者返还充值钱款时,要有证据证明确实是未成年人所为。同时,一些父母也存在监管缺失责任,自己的手机账号支付密码等没有妥善保管加密,以致未成年孩子能轻易转账付款。家长应负起对孩子的监管责任,以身作则,杜绝安全隐患。
  颍州晚报记者 白阳 通讯员 郝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