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征文

知了声声路遥遥

耿传士

  “知-了-,知-了-”
  夏天的夜晚,月朗星稀,知了爬上树梢,扇动它透明的美丽翅膀,发出悦耳的歌声,顺着这条泥泞的小路,传到邻村的小道上。
  “我走了啊,你把门关好。”奶奶几乎每个夏夜都重复这句话。
  晚饭后,奶奶总爱拿着蒲扇,搬个小板凳,在路口明亮的月光下,与几个老人闲聊至深夜。这其中,还会有知了来插几句嘴。我那时很是疑惑,天气炎热,蚊虫叮咬,小路泥泞,在飘着塑料袋的池塘边,有什么好聊的呢?
  每当雨后放学,踏着泥泞的小路回到家,我都要在大门口使劲地跺跺脚,有时还要用小铲子刮刮鞋上的泥巴,也总会抱怨几句——那路实在是不好走。每每都会弄脏鞋子,如果不幸,路上驶来一辆四轮拖拉机,躲避不及,那么你的衣服就遭殃了——溅满泥点子。
  “知-了,知-了-”你看,知了也忍不住抱怨几句。
  不仅这条路,路上的树也很烦人。每到五月,杨树就开始下起“鹅毛大雪”,走在这条雪白的路上,人人都会“感冒”,严重时,一步一个喷涕也没有丝毫夸大;骑自行车时,如果稍快一点还会钻进眼睛里,阻挡了视线,再加上泥巴路坑坑洼洼也很容易摔跤。大家都非常希望能砍掉这些树。
  但知了们肯定不是这么想,它们最喜欢趴在这些树上唱歌了。
  中学时,在外务工的父亲攒钱在阜南买了房子,我也转到县城上学了,奶奶也跟过来看着我。我很少回村,但奶奶每到周末都要回老家看看,有时让我和她一起,我不去。县城里多好啊,柏油马路四通八达,夜晚流光溢彩、灯火通明……我不想回到那个“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村子。
  有一天,奶奶有事回了趟老家万沟,回来时她兴奋地告诉我,家里要修路了!
  过年回家,我才懂得奶奶为什么那么激动了。四个车道的水泥路,一直修到村里,路边的杨树也都锯掉了,再也不会有那些讨厌的“白雪”了!
  我高兴了许久,至少我的孔明灯不会像以前那样被树枝拦住了,我可以盯着它飘上沉沉的夜空,看着它慢慢消失。
  但也有些伤心,夏天,我还能不能听知了奏乐呢?它们应该比我更伤心——失去了最爱的大树,闻不见树叶的清香,也许再不能在高枝上唱歌了。
  大人们从不注意这些微小的虫儿,他们只关心祖国的发展与日常开支的变化。修了路,砍了树,他们应该是最高兴的。
  今年过年,爸爸说路这么好,趁年轻享受一下——买辆车吧——我清楚地记得爸爸买了他人生中第一辆轿车时的情景:车前挂着红绸,快到村子时,爷爷还放起了鞭炮。邻居们那一个个的眼神,老羡慕了。二爷伸手摸了摸,说,啧啧,乖乖,这得多少钱啊?以前只有当官的才能坐这样的车呢,真是赶上了好时代喽。爸爸满脸堆笑,给这个递根烟,给那个点个火……
  回老家时,我鞋上再也没有了泥巴;下雨了,再也不用穿雨鞋,我可以尽情地在路上撒欢,而不是雨鞋陷入泥里怎么拔都拔不出来。
  路通了,顺了,乡邻的出行也更方便了。看,每到逢集,大闺女、小媳妇、俊男帅哥都打扮得漂漂亮亮的赶集,集市上一派繁忙。更重要的是乡亲们的农副产品无论刮风还是下雨,都可以运往祖国各地。比如家乡的芡实、葡萄,听说全省都有名呢。哦,还有“万沟贡米”。由于我们王化万沟这地方独特的土壤结构,所产大米粒大色丹,仿佛有光,乍看似玛瑙若珊瑚。用此米熬粥,满室飘香,松软可口,食后半日尚感香味犹存。据传,清乾隆皇帝尝后啧啧赞曰:“其味之佳,名不虚传。”离开时还带回百斤自用。再食后,诗兴勃发,口占一绝云:“一粥一饭来非易,盘食须从苦里求。朕当亲尝知其味,赤粮确比黄粱优。”自此始,阜阳地方官每年将红米进献皇上,曰“万沟贡米”。于是乎“万沟贡米”扬名海内外……家乡人的生活因这小小的“葡萄、芡实、红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从“洋犁子洋耙”到“楼上楼下电灯电话”,再到出门就是小汽车、“秀才不出门可知天下事”的互联
  网,家乡父老凭借党的富民政策、勤劳的双手铺就了一条发家致富之路,实现了百年难圆的小康梦!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腰包鼓了,村民富了,村子里又吹响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集结号”。开展沟塘清淤整治黑臭水体,全面清理房前屋后柴草杂物,大力发展小果园、小竹园、小花园、小菜园等“四小园”建设,美化乡村人居环境。以前砍伐杨树的地方栽上了梧桐树,修了绿化带,再也不用担心知了没地方住了。
  环境美了,总要找点乐趣嘛,村里又建了乡村文化舞台、体育健身广场、休闲小游园。茶余饭后,乡亲们也学着城里人锻炼锻炼、跳跳舞,生活悠然自乐。爷爷说:“咱这地方可出名了,是全省有名的美丽中心村,《颍州晚报》都报道了。我做梦都没想到我们能和城里人一样,再也不用眼馋他们了。”
  家乡的变化牵动着游子的心,也留住了乡愁,我越来越想回老家了。遇上节假日回老家,在宽阔的马路上飞驰,满满的幸福感。这时,你再到我的家乡转一转,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家家户户门前都是水泥路,路两边栽种着各色花草树木,一年四季都有鲜花盛开。村外不远处那一排排用架子支起的“板子”,是国家的惠民产业——光伏发电。那一排宽敞的大房子是扶贫车间,村里的妇女们足不出庄都可以打工赚钱了,美丽的乡村上空不时回荡着她们幸福、清脆的笑声……夜晚你再到我们村逛逛,两排明亮的路灯伸向远方,远远望去似天边的银河,又似繁星闪烁!哎,告诉你,它还是太阳能板的,比城里的路灯还要节约、环保呢!夜晚,家乡和城里一样的灯火通明,璀璨亮丽,家乡人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变化真大啊,真快……”爸爸这样感慨着。
  又到了夏天,奶奶拿上扇子,还是搬起原来那个小搬凳,但却不是找老伙计聊天,而是来到路口小广场,在明亮的路灯下和一帮老太太扭起了健身舞。
  路旁的池塘清澈见底,夏夜的凉风吹来,波光粼粼,仿佛也随着音乐在翩翩起舞呢。
  “昼长吟罢蝉鸣树,夜深烬落萤入帏”,我再也不躲在屋里看电视了,和一帮小屁孩在路上嬉戏打闹,追逐着萤火虫,村庄上流淌着我们的欢笑声。躲在梧桐树上的知了扇动透明的美丽翅膀,发出悦耳的歌声,顺着这条宽阔的水泥路,传到邻村的马路上,一直绵延到遥遥的远方——
  “知-了-,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