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向人民报告

牢记嘱托走好赶考路 践行初心当好答卷人

颍州区:实打实谋求发展 沉甸甸收获满满


  漫步冬日的颍州,城市建设高歌猛进,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城市框架不断拓展,城市功能逐步完善,城乡人居环境日益改善……过去5年,在诸多考验、重重困难面前,颍州区固底板、锻长板、补短板,干群上下一心,以铁志实干的恒心,巩固、稳定、促进发展,不断推动各项事业取得新成效、焕发新生机,谱写着大手笔、大动作、大提升、大变化的城乡发展新乐章。

提质增效谋发展 拉动经济主引擎
  立时代潮头,方见大河奔涌。时代的考题不断出新,我们的答卷与时俱进。在党中央和省委、市委的坚强领导下,颍州区委区政府团结带领全区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爬坡过坎、迎难而上,攻坚克难、开拓创新,交出了一份厚重提气的成绩单。
  翻开成绩单,一组组数据精彩亮眼:2021年,颍州区生产总值达到355亿元,五年来年均增长7.7%;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5.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246亿元、年均增长12.4%;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到22.8亿元、年均增长4.7%;城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总量连续5年位居全市第一,分别达到4.25万元、1.81万元。各类市场主体数量翻一番、达到11万家,“四上企业”达到291家,民营经济总量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58%。第三产业蓄能发力,占比达到70%,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引擎。
  此外,毗邻园区体制改革、产业融合创新发展纵深推进,新增“专精特新”企业21家,阜阳磁性功能材料获批省第四批重大新兴产业专项。粮食生产连年丰收,认证“三品一标”农产品120个。建设高标准农田21.6万亩、承办了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现场会。
  回首过去5年,颍州区的改变不仅有“里子”,还有“面子”。城南、城西两大商圈比肩繁荣,一批城市综合体、特色专业楼宇、金融机构抢滩颍州,并相继建成运营、持续“点火”发力,颍州中央商务区、农产品物流中心、558文化创意产业园获批省级服务业集聚区。
  5年奋发有为,5载春华秋实,一系列荣誉纷至沓来:颍州区先后获评全国第四批率先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区、全省民营经济发展先进县区、全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优秀单位、2019年度全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考核评价A类第6名。王店镇、西湖镇获评安徽省首批特色旅游名镇。西湖镇汤庄村获评国家级“一村一品”示范村。

“两化一推”在行动 激活城市新动能
  高质量发展的背后,是城市新动能的激活,是不断优化的营商环境。
  “地区想要发展,重点在招商,成果在项目。但项目的落地,源于招商,归于服务。”颍州区商务粮食局局长徐立介绍,近年来,颍州区始终牢固树立“招商第一、项目为王”鲜明导向,坚持招商引资、招才引智、招科引技“三招并引”,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完善招商引资政策,改善企业运营环境、管理环境、发展环境、金融环境和人力资源环境,营造“安商、重商、亲商”的浓厚氛围,招商谋发展成效明显。
  数据显示,仅2020年,颍州区41个亿元以上项目完成投资126.45亿元;谋划储备“十四五”时期项目502个、总投资3218亿元。在2021首届阜阳投资贸易洽谈会上,颍州区重点邀请世界500强、国内100强、行业领军企业高管,境内外知名商协会负责人等省外企业客商24名出席大会,签约项目10个。
  当然,招商要招得进,更要留得住,优化营商环境势在必行。兜底受理、分类处理、一问到底,问题再难不让群众、企业作难,这是颍州区优化营商环境的决心和态度。为了破解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跑断腿、磨破嘴,甚至“一直在路上”的“办事难”,颍州一直在探索。2021年5月17日,颍州区政务服务管理局借鉴南京等长三角地区做法,聚焦“办不成事”、“州到服务”创新工作方法,在全市首设了“办不成事”反映窗口,专解“疑难杂症”,专接“烫手山芋”。
  颍州区还持续深化“放管服”、商事制度、综合医改、综合执法、农村“三变”等重点领域改革。优化皖事通服务21个,全面推行7×24小时不打烊“随时办”“帮办代办”服务,实现长三角区域内21类电子证照的互认共享;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计划,针织厂等12家企业完成改制;培育技能人才1.6万人,建成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个;累计利用外资4.4亿美元,外贸进出口4.1亿美元;签约招商引资项目46个、总投资203.9亿元,利用市外到位资金607.7亿元;落实“四督四保”,省亿元以上重点项目累计竣工147个,3次获评省重点项目先进县市区,连续5年获评全市固投和重点项目建设优秀县市区。
  细数5年发展成就,文明城市首创首成值得称道,颍州区功不可没。
  文明城市的创建以经济发展为基础,以人的素质提高为支点,以环境建设为保障,以提高市民幸福指数为宗旨,是推动城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新动力。行走在颍州区大街小巷,你会发现这儿不仅楼高了、路宽了、经济繁荣了,而且游园建成了、老城美化了、居民素质提升了……
  仅2020年,颍州区向辖区52个城市社区派驻104名创城督导员,加强社区创城力量;组织445名社区干部、848名居民组长、470家小区物业、9家外包公司以及各乡镇街道干部等创城队伍,做实做细创城网格化队伍;充分发动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和广大群众加入志愿者队伍,共发动志愿者约2.6万名……文明城市创建的背后,离不开颍州儿女日夜兼程的努力。如今,阜阳城市形象和美誉度显著提升,居民的城市获得感、荣誉感、自豪感和幸福感越来越强。
  作为阜阳主城区、老城区,颍州区是文明城市创建的主战场、主阵地、主力军,时间紧、任务重、压力大。但在这场攻坚战中,颍州区打基础、强功能、提品质,能打硬仗、善打胜仗,有力保障了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顺利实施。过去5年,颍州区已累计实施征迁项目263个;区本级实施城建项目266个、投资143亿元。辖区内城市建成区面积扩大到156.7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突破100万,城镇化率突破65%。建成安置房3.54万套,分配3.33万套。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新建乡镇污水处理厂4个、建设管网213千米,提升污水处理设施2个。创建省级森林城镇4个、森林村庄27个,森林覆盖率21%。建成农村公路642公里,改造危桥78座,实现通村畅乡达镇。
  汗水浇灌,文明花开。经过3年奋战,2020年,阜阳实现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首创首成,成为全国唯一一个“不是省级文明城市、一步跨入全国文明城市行列”的城市,“把不可能的事变成可能”。
  新的起点之上,阜阳市向全国文明城市中更具影响力、辐射力、引领力的“文明高峰”——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发起冲刺。作为主力军的颍州,正用行动助力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推进“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建设,完善城市道路、管网、水、电、气等基础设施和公园、停车场、充电桩等公共服务设施;加强老旧小区、棚户区改造和社区建设,提升物业管理服务水平;牢固树立和自觉践行“两山”理念,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探索开展碳达峰碳中和试点示范,系统推进污染防治;巩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成果,完善智慧化、网格化、常态化的城管体系,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双拥城市,让城市生活更方便、更舒心、更温馨。

民生答卷有“温度”托起“稳稳的幸福”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要做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在5年答卷中,民生是一项“必答题”,颍州区交出了一份高分答卷。
  从经济的飞跃,到城市文明的提升,颍州区扎实推进,让高质量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扶贫,是最重要的民生。过去5年,颍州区精准施策发力,累计脱贫1.71万户3.94万人,40个贫困村稳定出列,2019年顺利退出贫困县序列。3个年度在省脱贫攻坚成效考核中获得“好”的等次。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颍州区不断巩固和发展脱贫攻坚胜利成果,让人民群众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87家单位、123名第8批选派驻村干部、3000多名党员干部秉持“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信念,正在谱写从脱贫攻坚走向乡村振兴的新篇章。保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2021年全区脱贫户帮扶措施9.97万条,监测对象帮扶措施1721条,入库乡村振兴衔接项目357个。
  厚植为民情怀,民生保障有力有效,颍州区民生工程连续4年获全市一等奖。改造提升中小学、幼儿园基础设施190余所,新增中小学学位2万个,实现学前教育“985”目标。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通过国家级验收。提升改造村(社区)文化活动室170个。获评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国家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通过复核。市妇女儿童医院挂牌阜阳师范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妇幼专科大楼及健康中心投入使用。纳入城乡低保2.53万人,累计发放各类救助资金12.5亿元,实现“应保尽保”。城镇新增就业4.89万人,登记失业率连续5年低于控制线。建成城乡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153个、医养结合服务机构10家。颍西街道获评全国智慧健康养老应用试点示范街道,养老、健康产业发展成效获省政府通报表扬。3年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圆满收官。建设“雪亮工程”公共视频监控1049路。创新信访公开评议制度,不断完善“五项机制”。期间,颍州区获评“安徽省法治县(市、区)”创建先进单位,文峰街道被评为“全国爱国拥军模范单位”,西湖景区街道白行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获司法部表彰。妇女、儿童事业及老龄、老干部、红十字、民族宗教、史志档案、残联、外事、侨务、审计、统计等工作都取得了新的成绩。

“颍州篇章”已开启并肩“一起向未来”
  走过千山万水,仍需跋山涉水。新征程的第一个5年,已经启航。做强“基层吹哨、部门报到”的“颍州效率”,做优“无事不扰、有求必应”的“颍州服务”,做实“说了必兑现”的“颍州信用”,做精“谋定就干、干就干好”的“颍州行动”……作为皖北新中心、品质首善区,颍州区正在大力实施“三产强区、产城融合、创新驱动、乡村振兴、环境创优”五大战略,推动形成“一心、两城、三轴、四区”总体格局,奋力谱写新阶段现代化美好颍州建设新篇章。
  有压力,方才有动力,站在新的起点上的颍州已定下5年发展“小目标”:地区生产总值增速高于全省、全市平均水平,人均GDP与全省差距进一步缩小。力争到2026年,颍州综合实力实现突破式跃升,基础设施、人才、科技等要素保障更加健全,生态环境和城乡人居环境持续改善,绿色崛起成效显著。
  前方有光,脚下有路。颍州区提出做到“三个当好”:坚定不移在服务提升城市能级中主动作为,当好阜阳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主力军”。坚持“市区一体、共建共享”,以“配角”身份演好建设“三地一区一城”的“主角”大戏,进一步彰显区域性中心城市的核心区、主城区地位。科学规划家乡、建设幸福家园。高效精准、集约节约用地,促进城乡融合、城乡一体发展;高效征迁、净地交付。做好项目建设要素保障,力争“净地等项目”,实现“拿地即开工”;安置暖民、就业惠民。确保征迁群众居住安心、生活舒心,鼓励农民进城务工、经商、居住,提高人口集聚和就业吸附能力。
  坚定不移在“四化同步”中加快追赶跨越,当好产城融合发展的“排头兵”。协同推进“四化”互动联动发展,变“串联式”模式为“并联式”道路,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过程融合、项目并进、彼此赋能和动能倍增,推动就业、创业、宜业相统一。
  坚定不移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当好创造高品质生活的“领头雁”。持续加大投入、补齐民生民享短板,把发展“蛋糕”做大做好、把民生“蛋糕”切好分好。
  过去、现在、未来,从未如此紧密相连。颍州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深切体悟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入落实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走好赶考路,当好答卷人,加快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以新班子的新气象、新担当、新作为“一起向未来”,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走好新的赶考之路,广大颍州儿女也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谱写更加绚丽多彩的“颍州篇章”!
  
赵名威/文 庞诚/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