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2022阜阳两会

《政府工作报告》解读

今后五年,阜阳发展迈上新台阶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后五年,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期,也是我市坚定实施高质量可持续支撑的追赶型发展战略、加快建设现代化美好阜阳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及阜阳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全面落实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和市第六次党代会精神,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坚持开放兴市、产业强市、创新活市、生态立市、和谐安市,全力推动三次产业高质量协同发展,促进“四化同步”发展,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促进共同富裕,加快建设“三地一区一城”,勇当皖北振兴排头兵,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加快追赶跨越,奋力谱写现代化美好阜阳新篇章。

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

——经济综合实力显著提升
  到2026年,全市生产总值力争迈上5000亿元台阶,总量在全省比重稳中有升、增速保持全省第一方阵,在全国百强市位次前移。三次产业高质量协同发展,制造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30%左右,农产品加工总产值达到2500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3100亿元,带动皖北、支撑中原城市群发展的增长极作用日益凸显。

——中心城市能级显著提升
  到2026年,阜城建成区面积超过200平方公里,人口规模超过190万,全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年均提高1.5个百分点。I型大城市建设全面推进,阜阳城市圈与合肥都市圈联动发展更加紧密,全国有影响力的区域性消费中心和区域商务、科创、教育、医疗、文旅中心加快建设。

——开放合作水平显著提升
  到2026年,进出口总额超过30亿美元,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中原城市群和淮河生态经济带建设等战略叠加效应充分释放,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能力进一步增强,进口和出口、投资和贸易、贸易和产业协同发展格局加快形成。

——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提升
  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不断优化,“碳达峰、碳中和”战略扎实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战深入实施,能源资源配置更趋合理、利用效率大幅提升,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成效明显,大气、水、土壤、森林、湿地环境有效改善,生态安全屏障更加牢固,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更加健全。

——人民生活品质显著提升
  就业创业体系持续优化,居民收入增长高于经济增长水平,中等收入群体比例明显提高,教育、医疗、养老、托育、文化、体育等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持续提升,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社会文明程度不断提升,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

——社会治理效能显著提升
  法治阜阳、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深入推进,社会公平正义进一步彰显,行政效率和公信力持续提升,社会治理特别是基层社会治理水平明显提高,平安阜阳建设持续深化,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体制机制不断健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能力显著增强,统筹发展和安全更加有力有效。加快建设全省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改革开放新高地
  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等国家区域重大战略,着力打造皖豫省际区域性中心城市、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中原地区新兴制造业和新能源基地、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和全国有影响力的区域性消费中心,朝着省域副中心城市迈进。深化与合肥市新一轮结对合作共建,全面加强与苏州市结对合作帮扶,扩大与长三角、中部地区、粤港澳大湾区、京津冀等区域城市交流合作。加快I型大城市建设,推动阜阳城市圈与合肥都市圈联动发展,加强与毗邻十三县市区交流合作。积极融入“一带一路”战略,加快建设中国(安徽)自贸试验区阜阳联动创新区,不断强化口岸综合功能,推动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持续深化重点领域市场化改革,健全与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体制机制,着力创建一流营商环境。


实现上述目标,必须牢牢把握五个方面重点任务

加快建设全省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特色产业承接聚集地
  扎实推进三次产业高质量协同发展行动计划,全面打好有效投资攻坚战,打造4个千亿级、4个500亿级、一批百亿级产业和百亿级企业。实施一产“两强一增”行动计划,坚持强化农业科技供给与推进农业科技赋能相结合、做强农机产业与加快农机推广应用相结合、开拓多元增收渠道与完善利益联结机制相结合,加快构建品牌化运营的产品生态圈、联合体组织的企业生态圈、复合式循环的产业生态圈“三位一体”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化模式,推动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转变。实施二产“提质扩量增效”行动计划,一手抓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一手抓新兴产业培育壮大,全力推进工业投资千亿计划,如期实现制造业五年倍增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三年倍增目标,夯实制造强市根基。实施三产“锻长补短”行动计划,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提升现代流通业能级,积极融入大循环、链接双循环。坚持产业为基,加快建设皖北“四化同步”高质量发展示范区。

加快建设全省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成果转化聚集地
  以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为引领,大力实施科技创新“六大工程”及“4111”五年行动计划,积极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坚持政府主推、企业主体、院所主营、市场运作、金融支持、各方共赢,加强与大院大所产学研合作,推进创新平台建设。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加快构建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资本链、人才链、政策链“多链协同”产业生态,有效破解重点产业技术瓶颈。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健全“揭榜挂帅”“定向委托”等机制,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使科技创新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引擎。

加快建设全省具有重要影响力的
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区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有序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认真落实国家“双碳”战略,大力发展节能环保、清洁能源、绿色建筑、绿色交通、生态农业等,加快构建风电、光电、氢能、储能、生物质能等“七位一体”新能源产业集群,全面推广阜南“三全”模式。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工程,加强生态廊道建设,推进林长制改革示范先行区建设。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强多污染协同控制,强化能耗“双控”,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开展绿色创建行动,倡导绿色低碳生活。

加快建设全省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和谐善治幸福城
  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加强民生保障和社会建设,着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接续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和新的致贫。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建设美丽宜居乡村。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实施城乡居民收入和中等收入群体倍增工程,促进共同富裕。持续提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不断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增进民生福祉。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和国家卫生城市。持续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强化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建设,推动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阜阳。
  颍州晚报记者 方松高 储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