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4版:向人民报告

党建催开信用花 金融“活水”润三农





  严冬清晨,界首市芦村镇均张村宛若睡莲一般沉醉在薄雾中。当脚下的这片土地还未完全醒来,村民黄自军已经开启了忙碌的一天。
  黄自军今年52岁,是均张村一名地地道道的农民,勤劳忠厚。从2015年起,他着手做起了蛋鸡养殖,鸡舍从无到有,规模逐年扩增,目前存栏蛋鸡1万余只,年净利润高达20万元,他成了别人眼中的养殖能手。
  “创业路上,离不开邮储银行阜阳市分行的贷款支持。”黄自军说,2021年受疫情影响,蛋鸡存栏较多,每日饲料消耗较大,且销售受影响,导致资金回笼困难,养殖资金一度紧缺。
  黄自军想到银行申请贷款,但侧面了解到需要找担保人担保,且手续复杂,这让他一时有些犯难。
  了解到邮储银行阜阳市分行的信贷政策后,黄自军第一时间申请15万元额度的“乡村振兴贷”。让他没想到的是,“乡村振兴贷”从申请受理、资料收集、现场调查到放款,只用了不到半天的时间,顺利解决了他的资金周转难题。
  “乡村振兴贷”是邮储银行阜阳市分行针对党建引领信用村项目专门出台的新贷种,手续简化、利率低,放款速度快。
  均张村是邮储银行阜阳市分行的定点扶贫联系点,2021年6月,邮储银行完成对均张村信用村建设,采集信用户信息48户,陆续开通乡村振兴卡,要求包点三农客户经理服务到户,实现乡村振兴卡信用户全覆盖。2021年,共计发放三农贷款137万元,同比增速149%。
  “办理手续方便,放款速度也很快,利息也有优惠,比求人借钱欠人情债好,这个‘乡村振兴贷’确实好。”在黄自军的“广播”下,村里陆续有村民支用了这笔信用贷款。
  实际上,农民融资难,难在缺信息、缺信用。“就是这种信息的不对称,导致了银行想放款找不到‘对口’,农户想贷款找不到‘门路’。”半年前,邮储银行界首市支行信贷员王建即被组织安排专职负责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工作,对农村信贷的“痛点”感慨颇多。他说,信用村疏通了金融资源涌向农村的新渠道,让“信用”变“信贷”,能给农民朋友带来源源不断的金融活水。
  诚信贵如金,信用架起了金融资金与“三农”之间的一座“金桥”,为均张村村民发展种养殖产业提供了动力,增加了村民的经济收入。
  “没有银行的支持,我们村不会有今天的新气象。信用户的致富让村民重视诚信,逐渐树立了信用观念,也对党支部的作用有了新的认识。”均张村党总支书记黄来兵感慨地说,有了金融活水的注入,乡村振兴的氛围感染了整个村庄。
  银村互动让诚信的种子播撒乡村,普惠金融让信贷的甘泉浇灌田野。和黄自军一样,受益于邮储银行阜阳市分行信用村建设的农户还有许多。
  据了解,邮储银行阜阳市分行针对农村金融“高成本、低收益”的特点,一方面开展“普惠金融进万家、整村授信全覆盖”专项活动,积极改变作业方式,将单兵作战转变为批量作业,降低人力、财力运营成本,积极与村委联合评定和建设信用村,利用移动PAD深入田间地头对整村农户贷款实行集中受理、集中调查、集中审批、集中贷后,全流程一次性完成农户贷款合同的签订和发放,将邮储银行金融产品服务送进千家万户。另一方面充分发挥普惠金融服务站作用,对已经建成的100多个普惠金融服务站进行服务升级,逐步将其打造成农村地区的普惠金融便民点、金融知识普及点、信贷服务办理点、综合整治高利贷宣传点、便民信息传播点、农产品增值创收点。以普惠金融服务站为桥梁和纽带,增强与农村地区客户之间的联系。
  同时下沉金融服务营销重心,将市场外拓营销活动扩展至辖内村,并建立村级金融服务公示制度。制作邮储银行金融服务公示牌,在辖内村公示包村客户经理的姓名、联系方式、服务项目、监督举报电话等信息,推动邮储银行“点对点、一对一”的金融服务进村入户到人。
  该行始终坚持以党建统领全局,将党的建设贯穿经营管理、转型升级全过程,通过网格化管理服务模式、培育“产业+金融”的合作模式、加快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等多项工作,把党建成果转化为信用村建设成果,有效搭建了“三农”综合服务生态圈,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工作的有效衔接。
  截至目前,该行全市累计创建933个信用村,采集信息1.65万户,评定信用户1.40万户,累计发放贷款4599户,发放金额32.34亿元。
梅飞/文 庞诚/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