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2022阜阳两会

减轻学生负担 携手共育未来





核心提示

  “双减”政策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也是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构建良好教育生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重大决策。“双减”政策已实施半年,在我市取得的成效如何?如何更好地巩固已经取得的成效,促进教育事业可持续发展和学生全面发展?……在今年我市两会上,“双减”成为热议话题。

市人大代表杨锐:
“双减”要坚持不懈地抓好
  “‘双减’效果真的很好,希望能坚持不懈扎实做好。”昨日,市人大代表、颍上县第十六小学音乐教师杨锐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畅谈他们学校的“双减”实践以及对“双减”政策落实的思索。
  “我们学校一二年级学生的期末考试,与以往相比,形式发生了巨大变化,变成了‘趣味游园’活动。”杨锐说,活动共设置9个“闯关”项目,包括“语文乐园”“数学王国”“科学探索”“讲德明礼”“音乐之声”“艺海拾贝”“健体塑强”“劳动达人”“我型我秀”等,让学生们在充满趣味的游戏中,发掘并培养他们的“五育”能力。这种新颖的方式,让学生们摆脱了昔日的考试压力,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一技之长,受到学生及家长的普遍好评,使“双减”政策效果显现。“双减”政策落实以来,学校还成立了17个兴趣社团,书法、绘画、剪纸、科技等活动应有尽有,孩子们在课下学到了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和本领,有的还在某些方面显现出一定天赋。
  对于有些家长疑惑“双减”政策让孩子是不是太过“清闲”,杨锐表示,一个时期以来,“唯分数”“唯升学”成为各中小学校唯一的教学目标,重复性、“填鸭式”的教育模式,成了不少学校和老师提分数、出成绩的“法宝”,家长给孩子报补课班,不仅无端减少了孩子们的正常睡眠时间,还严重影响了他们的身心健康。但需要指出的是,由于“双减”政策刚实施不久,不少家长的教育焦虑依然存在,应试教育模式可谓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功利化教育思维依然暗潮涌动,需要社会多方携手合力破解。我希望,“双减”政策能坚持下去,长期坚持,很多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杨锐认为,“双减”政策的目标,是构建良好的教育生态,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双减”减的不是老师责任,而是在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同时,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激励老师提升课堂质量,在“应教尽教”的基础上,做到精准施教,使他们不断锤炼育人的本领。

列席会议的省人大代表郭爱萍:
“双减”后,需建立有效评价机制
  “‘双减’政策落地,减轻了学生负担,也减轻了学生家庭的经济负担和精神负担,较好地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列席会议的省人大代表、阜南县第八小学校长郭爱萍说,有部分学生家长对“双减”政策认识不到位,悄悄把孩子送到隐型或变相的培训机构“开小灶”。
  郭爱萍认为,有什么样的评价指挥棒,就有什么样的办学导向和教育生态。长期以来,社会上“唯分数”“唯升学率”的现象较为突出。家长受此思想影响根深蒂固,加之攀比心理,一些家长出现了焦虑、担心。究其原因,是因为有效的评价激励机制不完善,更缺少跟踪考核的教育评价体系。
  郭爱萍建议,加强“双减”政策宣传,让政策入脑入心;加大对教师的培训力度,不断提升教师的业务技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使师生共同成长。同时,尽快出台一系列与“双减”相匹配的有效教育评价体系,让各部门、各行业为“双减”政策下培养的全面发展人才升学就业等开设“绿色通道”;转变教育思想,改变中考和高考“唯分数”的选拔评价机制;完善职业教育体系,激励技术性人才选拔使用机制。由此不断拓宽课后服务渠道,丰富课后服务内容,“五育”并举,实现内外联动、协调发展,确保学生健康快乐成长。

市政协委员章颜青:
积累经验,探索课后延时服务新模式
  截至2021年12月底,我市1600多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已实现课后服务全覆盖、服务时间全达标,服务学生100余万人,学生参与率98%,提供服务教师6万余人,外聘校外专业人员1000余名。
  “课后服务是一项‘顺民意、暖人心、利后代’的惠民工程。”市政协委员、市教育局副局长章颜青介绍,在贯彻落实中央、省“双减”文件的基础上,结合我市实际,研究出台相关实施方案并认真贯彻落实,有效减轻了学生课业负担,有效减轻了家庭和社会负担,拓宽了学生健康成长、快乐成长、全面发展的平台和渠道。
  为努力打造“家长满意、学生喜欢、教师认可”的课后服务,各级教育部门还积极探索家校共育方法,帮助家校社甩掉“抢跑文化”等功利思想,实现落实“双减”有深度,课后服务有温度。
  “落实‘双减’政策的同时,还需大力推进义务教育质量提升工程。”章颜青说,目前,我市已出台实施全面加强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实施义务教育薄改能力提升项目以及《阜阳城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等方案,通过建立基础教育结对帮扶机制,推进县域间、城乡间、学校间优质教育资源共享辐射。至今,全市中小学幼儿园开展紧密型、协作帮扶型和托管型合作办学248个,覆盖教师14907人,覆盖学生251186人章颜青建议,在今后工作中,加强对已开展课后服务的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经验及时进行总结,研究解决存在的问题,进一步进行推广。同时树立全面发展理念,探索课后延时服务的新模式、新途径,促进学生健康全面成长。

市政协委员王莅君:
“按需定制”,优化课后延时服务
  市政协委员、阜阳市第三中学高级教师王莅君认为,“双减”工作中的课后服务,其核心要义是以学生为本,应充分顾及青少年儿童的需求,但在实施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比如,城区的中小学由于学生人数较多、校园面积较小,开展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场地有限,不能满足家长、学生对多样化课后服务的需求;开展课后服务,特别是开设音体美等专业课,需要大量专业课教师,但由于专业课教师数量有限,难以让学生接触相关课程等等。
  “应建立更加完善的保障制度,让课后延时服务真正行之有效,推动学生实现全面发展。”王莅君建议,学校要根据实际情况,考虑家长及学生的自愿和需要,制订好“一校一案”,不能搞一刀切。
  “因为实施延时课后服务,主要面对的是家长不能提前下班去接孩子放学,或者家长愿意让孩子放学后留在学校,由老师辅导完成作业这两类情况。”王莅君认为,可先由学校安排教室和老师实行托管和辅导,服务时间可以应家长的需求商定。待学校实施课后素质教育的条件具备后,再进一步扩大服务范围。
  王莅君建议,在确保家长自愿参与的基础上,学校应该注重和利用好校内现有的教师资源,积极拓展校外资源,邀请美术馆、科技馆、博物馆、少年宫等专业工作人员进入学校,丰富学生知识。
  
颍州晚报记者 方松高 储继明 梅飞 牛桂芹/文 王彪 徐丹丹/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