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版:理论

发扬斗争精神 增强斗争本领

李利新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决议全面总结百年党史,把“坚持敢于斗争”作为党领导人民百年奋斗积累的宝贵历史经验之一,指出:“党和人民取得的一切成就,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不是别人恩赐的,而是通过不断斗争取得的。”中国共产党诞生于国家与民族危难之时,一出生就铭刻着斗争的烙印。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在斗争中生存、在斗争中发展、在斗争中壮大、在斗争中胜利,在千锤百炼中练就了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精神风骨,这是中国共产党人鲜明的政治品格,是中国共产党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的力量源泉。保持忧患意识发扬斗争精神
  从2019年9月3日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强调“广大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要经受严格的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到2020年1月8日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总结大会上指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必须发扬斗争精神,勇于担当作为”,到2021年6月25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三个绝不能”之“决不能丢掉不畏强敌、不惧风险、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勇气”,再到7月1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指出“敢于斗争、敢于胜利,是中国共产党不可战胜的强大精神力量”,并将“英勇斗争”融入伟大建党精神,到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决议把“坚持敢于斗争”总结为历史经验之一,习近平总书记胸怀大局观、世界观、历史观,从理论的、历史的、实践的维度,不断告诫我们,要保持忧患意识,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敢于斗争、善于斗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牢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古训”。
  我们党在内忧外患中诞生、在历经磨难中成长、在攻坚克难中壮大,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实践中不畏强敌、不惧风险,以强烈的担当和巨大的勇气作出历史抉择、开展坚决斗争,领导人民迎难而上、从容应对,不断取得胜利,使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我们赢得了胜利,要大大方方地迎接胜利,但却不能被胜利冲昏头脑,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示我们深思苏共垮台的惨痛教训。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越是接
近民族复兴越不会一帆风顺,越充满风险挑战乃至惊涛骇浪。”
  进行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斗争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但必须清醒认识到,各种敌对势力绝不会让我们顺顺利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必须高度重视和切实防范化解各种重大风险。近年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坚决斗争、攻坚克难,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成功应对了全面从严治党、意识形态领域斗争、“扫黑除恶”斗争、脱贫攻坚战、防疫阻击战、抗洪抢险斗争等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挑战。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我们面临的风险挑战明显增多,总想过太平日子、不想斗争是不切实际的。”

依靠斗争精神赢得未来
  我们党依靠斗争创造历史,更要依靠斗争赢得未来。站在重要的历史关头和新征程的起点上,我们面临的各种斗争不是短期的而是长期的,将伴随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全过程,我们面临的风险挑战有可以预见的,还有难以预见的。进行伟大斗争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实现伟大梦想的必修课而不是选修课。不敢斗争、不想斗争、逃避退缩、妥协退让,是不切实际的,只会招致失败和屈辱。只有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赢得主动、赢得尊严、赢得发展。
  我们要知重负重、勇于担当,主动投身到各种斗争中去,面对大是大非敢于亮剑,面对矛盾冲突迎难而上,面对危机困难挺身而出,面对歪风邪气坚决斗争,不断增强进行伟大斗争的本领,以“不畏浮云遮望眼”的清醒,以“乱云飞渡仍从容”的定力,以“一叶易色而知天下秋”的能力,把握斗争方向和斗争主动权,有效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战胜前进道路上一切危害民族、国家、人民利益的,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不断夺取新时代伟大斗争的新胜利。
  (作者单位:阜阳市委讲师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