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颍州教育

“双减”后,喜看颍州校园新变化

  实施“双减”以来,颍州区各中小学校积极作为,扛起减负增效的改革重担,依托资源优势,将育人主阵地做大做强。校园从过去知识学习的课堂,变成提升自身素质的乐园,从书本的世界变成全面发展的海洋,不仅拓宽了孩子的视野,更促进了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花式作业实现作业优+
  “双减”后,什么样的数学作业既能让孩子们喜欢做,又能让他们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还能体现学习过程呢?
  文峰小学三年级数学教研组全体老师为学生们提供了一份花式作业单。
  课堂上,三(4)班李翔老师带着孩子用《脚步丈量操场》,感受一千米有多长,感受完毕再撰写课堂作业单;三(9)班的杨艳老师组织了《生活中的倍数关系》画展,师生之间互相欣赏
  各自的作品;三(8)班的刘晓啸老师设计了数学挑战区,每周挑选一个学生当擂主出题,从题目选择到版式设计全都交给擂主,其他学生来挑战。
  莲池小学五年级数学老师罗宁组织了“奇妙的三角形”讲题比赛,孩子们精心准备,对于三角形三边关系的问题,条件分析到位,过程清晰明了,个别同学还现场动手操作,用量一量、剪一剪的办法清晰、直观地展示出长方形中要找的三角形。
  精巧的教学设计,激发了学生对数学的探究欲望,学会“做数学”,提升了数学综合素养。
  针对“如何有效地设计及优化作业布置”这一问题,十七中教师摸索出一套“控量提质”“量减质增”“回归本质”等作业优化方法。在操作上则以学科为单位,结合学校师生的实际情况,归纳出了语文学科的作业前置、主题写作,英语学科的创设情景类作业、增加综合实践的作业,数学科的精品作业、多元作业,综合学科的兴趣作业等观点鲜明、可操作性强、对比变化优的作业设计思路和方法。

“实境课堂”实现学习优+
  “双减”政策出台后,颍州区各中小学校积极打造“实境课堂”。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革命胜地、革命纪念馆等红色资源,走进科技馆、规划馆、图书馆等教育基地,让学生们眼中有景,心中有情。
  在“减负提质”的导向下,如何指导学生科学地利用课余时间,六里小学实施了学科轻研学课程,开展红色教育、自然教育、劳动教育等综合素质教育,为学校课后服务“搭把手”。孩子们在阜阳市烈士纪念馆探寻家乡红色历程的“光辉起点”;在阜阳市规划馆了解家乡的发展历程;游览海洋馆增强保护环境、爱护动物的意识;跟着海事局的工作人员了解海事文化、海洋知识和航海知识,增强了海洋意识和蓝色国土意识……丰富多彩的体验式、沉浸式学习,将课外实践和劳技体验、科普知识和趣味活动有机衔接,帮助学生开阔眼界、增长见识,促进书本知识和生活经验的融合,助力“双减”工作“走新”更“走心”。

多元化的评价实现评论优+
  如何能在不进行期中检测的情况下,真实地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颍州区各学校在创新多元化的评价方式上,进行了积极探索实践,实现了评价方式的趣味化,让“双减”看得见。
  刘锜小学的教学评价以主题实践形式开展,数学老师让孩子动手在校园里量一量,做记录;语文老师将要认的相关生字串编成有趣的儿歌、故事,让学生边读边演;苗桥小学对学生知识点的检测由单一的书面试卷,变成了学生利用知识闯关的一系列游戏;统一的分数定等级变成了成长星星卡,紧张严肃的考试变成了丰富的校园活动……这样的趣味检测利于学生的学习动力、学习习惯、学习质量等,学生在活动中既得到了锻炼,也激发了学习知识的积极性,老师也能详实地了解到每个学生知识点的学习掌握情况,并及时反馈到课堂教学,从而减轻学生的认知负担,实现精准教育。

双轨研训模式实现教研优+
  学生自己找学习素材、制作思维导图记忆知识点、分学习小组PK进行课堂问题抢答……自今年秋季学期开学以来,越来越多充满趣味性的教学方式出现在颍州区各所学校,学生们渐渐“动”起来,曾经安静的课堂也变得活跃了。
  在教育局的主导下,颍州区调动全区教研团队的指导力量,通过分层级的课堂教学评比活动,构建了具有颍州特色的新型研训模式。“以前的课堂是以教师为主,学生缺乏主动。在‘双减’政策出台后,倒逼学校和教师们去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去探索多元教学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把课堂还给学生。”颍州区教育局教研室主任徐振说。
  夯实课堂40分钟,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聚焦学科的特点,聚焦学科的核心素养,让学生吃饱、吃好、吃扎实,这是“双减”下十五中课堂教学呈现出来的最大亮点。老师们还将原有的“35+5”课堂教学结构进一步优化为“15+20+5”,即“15分钟精讲+20分钟精练+5分钟反馈”,对教学中的低效行为进行“洗课”,坚决摒弃死记硬背、机械操练的教学方式,
  实现了当堂讲当堂练当堂会,课堂高效,课后轻负。

“百团大战”让课后活动趣味+
  在书法室,孩子们跟着老师一笔一画地临摹字帖,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在科学实验室,孩子们拿起土豆发电,体验科学的神奇;在创客实验室,孩子们跟着老师一起学编程,感受和智慧机器人互动的乐趣……
  自“双减”政策施行以来,阜纺小学已形成1门作业辅导、N类学科活动、1门主题课程的“1+N+1”课后延时服务实施路径,开设了AI智能编程、足球、轮滑、吟诵、扎染、舞蹈、车模等二十余项特色课程。“在校外报一学期的课程辅导班动辄就要花几千元。学校有延时服务,给家长减轻了负担,也让孩子学到了一技之长。”四(5)班张珺尔同学的妈妈高兴地说。
  “我去学跳舞!”“我去练书法!”放学后,北城小学翡翠湖校区的孩子们没有急着回家,而是欢快地穿梭于不同教室,参加一周两次的课后社团活动。
  剪裁、粘贴、画上喜欢的图案,在手工活动室里,年轻教师潘彦敏正在指导学生制作灯笼。“我以前学过画画,现在刚好可以发挥特长。”潘彦敏说,“有了用武之地,感觉自身价值也提升了。”
  学校负责人告诉记者,过去由于教学内容“年年岁岁花相似”,很多教师容易产生职业倦怠。现在,很多像潘彦敏一样有体育、美术、音乐、舞蹈等特长的教师,潜能得到挖掘,特长得到发挥,大大提高了他们工作的积极性。
  “‘双减’是一项系统工程,不是做简单的减法,而要减中有增、减中有益,只有这样才能成就每一个孩子。”颍州区教育局负责人表示。
  颍州晚报记者 牛桂芹 通讯员 刘银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