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身边事

五世同堂老军人迎百岁生辰,谈及如今生活,他说

“幸哉、福也、足也!”


  昨日中午,伊顺楼一楼小宴会厅内,热闹非凡。送祝福、发红包、分蛋糕、拍全家福……一项项内容热闹、欢快地进行着。
  这是家住阜城阜师大家属院的离休老军人、老教师连池的百岁寿辰。当天,子女及孙辈们为他精心准备了这场生日宴。
  当天,老人的一位八十多岁的老战友也应邀到场祝寿。两位老人精神矍铄,忆往昔、话今朝,相谈甚欢。谈及如今生活,已五世同堂的连池老人含笑说道:“幸哉、福也、足也”!

人生经历丰富多彩
  先后上过豫皖苏建国学院、二野军政大学,当过兵教过书,说起老人的一生,可谓丰富多彩。
  1922年10月27日,连池出生于太和县大新镇小廉庄一个农村家庭,父母在他十多岁时先后去世。高小毕业后,他读过私塾、干过农活,并再次求学,1942年走上小学教育岗位,一直到1947年下半年。
  1948年3月6日,连池在他人的介绍下,参加豫皖苏建国学院,同年11月年底结业后,留校工作。
  1949年2月,他随豫皖苏建国学院南下工作团南下,后编入十八军随营学校二大队七中队任区队长,6月份调入第二野战军军事政治大学四总队政治部,被分配到组织科任干事。后来,随着革命形式的发展,学校奉命迁驻南京办学,当时刘伯承兼任校长、政委。

难忘的从军经历
  “在二野军政大学时期,是我人生的一个重要阶段,对我个人革命人生观的树立,起到了奠基和促进作用,使我终生难忘。”老人说,当时的南京,不时有原国民党飞机进行空中骚扰。记得有一次,全校一万多人正排队在大操场听报告,飞机突然飞临上空,指挥员严令官兵当即原地不动,万幸飞机没有发现目标,避免了一场灾难性的空袭。
  后来,连池随学校北上转移时,16位战友不幸意外牺牲,40多人受伤。随大部队在孝感休整一周后,他开始了孝感至宜昌700里的徒步行军。当时,他身背行李、水壶、米袋子等30多斤物品,每天行军50—100里,大家互帮互助,一起坚持了下来。当部队夜宿鸦雀岭一带村舍时,恰逢农历除夕。夜里,连池和战友们一起睡在铺有稻草的农户磨道里,吃着自带的干粮,想着不远处的长坂坡,告诫自己要向不畏困难、不惧牺牲的古人学习。
  后来部队抵达宜昌后,改乘小轮船溯江而上,最后抵达重庆,连池仍在学校工作组织科工作,直到1950年,被分配到俄文大队做组织工作。
  1952年,进行评级晋职工作,连池被评为副连级,同年六月份,俄文大队全建制转业地方,成为西南人民革命大学俄文系。1959年5月份,学校奉命改建为四川外语学院。后来,连池成为该学院英语系副主任,直到1980年8月份,奉调阜阳师范学院外语系任系主任,从而结束了在重庆奋斗30年的工作经历,1987年离休。

大家庭和谐有爱
  连池老人一生有二女一子,长女当过教师、工人,现已经退休,次女和儿子均在农村生活,大家庭父慈子孝,家庭幸福。两个女儿目前都已经有了重孙子,后代子孙中,既有教书育人的园丁,也有勤勤恳恳劳作的农民,还有商人、白衣天使。离休后,老人将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条。他在市老年大学书法班学习了四年书法技艺,有许多书法作品先后在省文联、省老干部局等单位举办的书法比赛中获奖。此外,他还参与省、市二野军大校史研究工作,并撰写史料和回忆文章。
  几年前,95岁的老伴去世,老人的生活多由儿子和女儿照顾。谈及目前的生活,老人说:“我是一名解放军战士,从一名乡村教师成长为一名国家干部,得到各级党政领导谆谆教育。我吃过旧社会的苦,历过战争年代的险,现如今国富民强,我安享和平年代的福,每个月还有一笔不菲的退休金,子女承欢膝下,很幸福也很知足。”
  颍州晚报记者 牛桂芹/文 徐丹丹/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