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置顶新闻

颍州区三星村党委书记杨坤山

看到乡亲的笑脸,觉得比什么都开心

  杨坤山是颍州区三合镇三星村的党委书记,虽然还不到40岁,却已经头发花白。
  村民们记得,杨坤山担任村书记时是满头浓密的黑发。这7年多来,杨坤山头发迅速变白,而村集体经济却在迅速增长,由最初的年收入3000元不到,发展到如今的年收入500余万元,敬老孝老、邻里互助也已成为村里新风尚。

放弃企业助力家乡发展
  杨坤山是三星村人,2001年时,因家庭困难,他放弃进入高校学习的机会,南下浙江务工。
  “那一年,我兜里总共只有母亲借来的300多元钱。”杨坤山说,在赶到浙江台州市后,除去路费和租赁房屋,自己为了找工作又请一个老乡吃了一顿7元钱的快餐,最后身上就剩下14元钱。
  那些年,杨坤山先后在电子厂打过工,在工地上搬过砖,凭借吃苦耐劳的精神,他的事业逐渐好转,并开办了建筑公司等企业。正在事业蒸蒸日上的时候,老家来了消息,这也让杨坤山的人生开始了转变。
  2014年初,因年龄较大,老书记向上级提出辞职。镇里经过反复考察研究,将杨坤山作为村书记的人选。
  接到镇相关负责同志打来的电话后,杨坤山最终决定,放弃正处快速上升的公司业务,全身心投入到家乡建设中去。2014年7月村里换届选举,杨坤山以全票通过当选为村书记。

村集体经济收入大幅提升
  虽说早已有了心理准备,但重返阔别已久的家乡,三星村的状况还是让杨坤山吃惊不小。2013年全村集体经济收入仅有一座废旧小礼堂的租赁费,还不到3000元钱。
  打造阳光村务,是杨坤山走马上任后干的第一件大事。他将多年来被部分私人占用的村集体房屋全部收回,统一对外拍租,流程公开透明。当初那个年租金不到3000元的废旧礼堂,当场被拍了5.6万元。此举盘活了村集体经济。
  2018年8月,杨坤山与贵州茅台对接,以每斤2.25元的价格,为酒厂提供小麦作为酿酒原材料,远高于当时小麦的市场价。到第二年6月份丰收时,全村1831户村民,平均每户增收2千余元。在合作取得成效后,杨坤山又与茅台对接,建成了4栋粮食中转仓,2020年的租金收入便达到了170余万元。
  2020年年初,因为疫情影响,全村50万余斤南瓜被迫烂在地里。一次偶然的机会,杨坤山从南方一名朋友处得知,当地需要大量以南瓜为饲料养殖的蚯蚓。杨坤山当即安排将烂掉的南瓜作为饲料,开展蚯蚓养殖。
  “秸秆被用于供销社饲养肉牛,产生的牛粪和烂掉的南瓜、秸秆渣发酵作为蚯蚓饲料,饲养蚯蚓产生的有机肥用于小麦玉米种植。”杨坤山说,在农业生产的每一个环节,都力争产生效益,不放过一丝效益增长的机会。
  在杨坤山及村两委的带领下,三星村的集体经济迅速增长,去年已经突破500万元。

树立起互帮互助新风尚
  村集体经济上去了,民风也要跟上。
  不久前,村里的26名学生收到了今年的助学金,这源于三星村去年制定的助学奖金方案。
  根据方案,考取博士的每人奖励1万元,考取硕士的每人奖励6000元,考取本科的每人奖励5000元,考取专科的每人奖励3000元。
  目前,杨坤山又在酝酿另一项计划,成立村爱心基金。明年起,村里将拿出60万元作为爱心基金,用于救治患大病重病的村民。
  此外,还有一些促进邻里和谐的措施,让整个村子树立起敬老孝老、邻里互助的新风尚。
  当初放弃企业投身乡村建设发展,这些年来得到了什么?杨坤山坦然一笑,“每当我看到乡亲满意的笑脸,觉得比什么都开心。”
  颍州晚报记者 任刚 实习生 杨雅坤/文 记者 王彪/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