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综合新闻

奋楫扬帆潮正涌

上接一版

  ——从新动能成长看,全社会研发投入年均增长33.2%、居全省首位,省级重大新兴产业工程和专项实现突破,全市现有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到372家、是“十二五”末的4.59倍。以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为代表的“两新”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不断提升,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创新创业生态日益完善。
  ——从绿色低碳看,全市累计完成造林41万亩,森林覆盖率达20.1%、较2015年增长2.18%。全市农作物秸秆、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分别达95%、91%,阜南县“动物植物有机废弃物全利用、利用全循环、循环全覆盖”模式在全省推广。
  ——从民生保障看,发展成果惠及人民。2020年我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5年的14095元提升至22239元,增速高于全省平均增速。“十三五”期间,累计实施民生工程53项,投入超757亿元、较“十二五”时期增长75.1%。

  这是发展活力持续释放的五年——
  无论是量的增长,还是质的提升,都离不开改革红利的充分释放。
  五年来,我市以刀刃向内的勇气和魄力,纵深推动各领域改革,用改革的办法破解发展瓶颈、破除发展障碍,提升服务效能、优化营商环境,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活力。
  围绕政企零距离、投资零障碍、办事零跑腿及惩治零容忍“四零”目标,我市倾力打造审批事项少、办事效率高、投资环境优、市场主体和群众获得感强的营商环境,持续释放市场主体活力。
  ——营商环境持续优化。组织开展“对标沪苏浙、学习合芜滁、加速一体化”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抓紧抓实优化营商环境、强化“双招双引”、推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两化一推”,创新出台《阜阳市尊重企业家尊重纳税人十项制度》《阜阳市“阜商服务卡”管理服务办法》等,“面对面”电视问政和百名科长考评等工作持续开展,机关效能显著提升,政务服务环境不断优化、提升。
  ——“放管服”改革走在全省前列。“一网一门一次”改革持续深化,工程项目建设审批、企业开办时限分别压缩至80个、1个工作日以内,涉企收费事项压减到76项、较2015年下降36%,全市各类市场主体达63万户,稳居全省第2位。
  ——财税金融改革步伐加快。新增“新三板”挂牌企业12家、省股权交易中心挂牌企业522家。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有序推进,全市PPP工作获国务院通报表彰。
  ——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建立健全。148.5万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土地确权试点工作全面完成,颍泉区、界首市荣获全国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典型地区称号。
  ……时间的书页不断掀开,发展的命题日新月异。
  在新发展格局之下,阜阳正发挥日益凸显的长三角和中原城市群“双桥头堡”的区位优势、铁公机水四位一体的交通优势、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的政策优势、“百亿粮仓”种养循环的农业优势、千万人口及辐射周边消费的人口优势等独特优势,抢抓多重叠加的重大机遇,紧紧围绕“三个排头兵”,树牢争先的激情、开放的胸怀、创新的精神、改革的闯劲、学习的习惯,以更加主动的姿态、更加坚定的步伐,迈入推动高质量发展上台阶争进位的新天地。
  站在新起点、踏上新征程,一幅追赶跨越的崭新发展画卷正铺陈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