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版:综合·专题

打工农民创作诗歌千余首

通讯员 李芳

  在合肥市双凤区凤麟路附近,来自颍上县古城镇毛圩村的汤焕军住在一间窄小的出租屋里。
  汤焕军,今年51岁,笔名原野。他一边打工,一边写诗,自学成才。从1993年在《普宁文学》发表第一首诗《我想对你说》至今,汤焕军已经在全国各类报刊和网络平台发表诗歌1000多首,多篇诗歌入选诗集,在全国各地举办的诗歌大赛中荣获20多个奖项。作品《寻找失去多年的自己》获笫二届琅琊杯全国诗歌大赛一等奖;作品《许下的那句诺言》,获全国第一届歌唱祖国诗歌大赛金奖。现在,汤焕军是多家网络平台的签约诗人。
  早年,因为家里穷、兄弟多,汤焕军初二时辍学在家,跟着父亲种田。但他没有放弃学习,经常到镇上报刊摊阅读报刊杂志。一次,他用攒下的钱买回一本诗刊,杂志里的诗歌点亮了他心中的热情。18岁那年,汤焕军背上行李,带上一本《顾城诗集》踏上打工路。诗集中那首《我们去寻找一盏灯》对他影响最深:走了那么远/我们去寻找一盏灯/你说/它在窗帘后面/被纯白的墙壁围绕/从黄昏迁来的野花/将变成另一种颜色……汤焕军说,出发是想寻找照亮他心里诗歌梦的那盏灯。
  在广东普宁打工的日子里,他的诗歌《我想对你说》《无题》分别被《普宁文艺》采用,鼓舞了他写诗的信心。后来,他和别人去了新疆阿尔泰。在新疆打工期间,他创作了《红梅》《不再哭泣》等诗歌,发表在湖南娄底市的《湘中文艺》上,并荣获湘中诗歌创作铜奖。2013年,他到上海打工,成为一家工厂的办公室职员。那一年,汤焕军写诗几乎成瘾,创作灵感频频闪现。2014年,汤焕军在朋友帮助下,到合肥一家机械厂当铸件工。虽然活很累,但计件工资让他收入稳定。于是,他一边工作一边继续写诗。
  由于经常写稿投稿,汤焕军通过网络结识了北京《现代文学》杂志社副主编王勤。王勤编辑称赞他的诗歌简洁明快,富有节奏感,抒情性强。在合肥,他结识了著名网络诗人指间沙、安徽诗歌微刊编辑刘腊华等,诗歌作品通过网络平台频频发布,获得了更大的发展空间。从当年一名热血沸腾常有写诗冲动的青年,到鬓发染霜、学会思考的中年人,汤焕军觉得自己找到了那盏闪耀诗歌之光的灯。近期,网络平台《北京精短文学》推出他的诗歌《农民工》《故乡的山楂树》等,广受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