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T7版:民营经济

民营经济 动力强劲


本报记者 任秉文 实习生 姚晨曦

  从一枝独秀到春色满园
  作为国家中部地区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中原地区重要新兴制造业基地和能源基地,长期以来,阜阳就是一方涌动着创新创业基因的热土。
  上世纪80年代,阜阳地区借鉴苏南农村经济崛起及沿海发达地区经验,推行以大力发展乡镇企业为主的经济模式,形成了与“苏南模式”“温州模式”齐名的“阜阳模式”。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民营经济开始萌芽。1982年,党的十二大报告指出在农村和城市个体经济作为公有制经济必要的、有益的补充,都要鼓励其在国家规定的范围内和工商行政管理下适当发展。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朱慧秋在1982年创办了皖西北第一家民营企业——华信药业,成就了一个全国知名的民营高新技术企业,打造了一个家喻户晓的“北大富硒康”品牌。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以华信药业为开端,阜阳民营经济走过了一段从小到大、由弱变强,再到持续发展壮大的过程。
  纵观今日阜阳产业版图,在装备制造、节能环保、绿色建筑建材、能源化工、绿色食品“五大支柱产业”,现代农业、商贸服务、文化旅游、现代医药、纺织服装“五大特色产业”,数字经济、楼宇经济、生命健康、前沿新材料“四大高成长性产业”中,民营经济均占到了绝大多数,创造了一批在全省乃至全国都叫得响的民营经济品牌。

  从幼小树苗到参天大树
  有人把民营企业比喻成生命力旺盛的幼苗,“一见阳光就灿烂、一遇雨露就发芽”。
  近年来,我市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出台了促进民营经济发展“40条”等含金量高的政策举措,充分激发民营经济发展活力,全面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着力提升民营经济发展质量,全市民营经济规模实力、创新能力和综合带动力不断迈上新台阶。
  2015年以来,我市在全省民营经济考核中始终处于第一方阵,其中2018年居全省第1位,其余年份均居前5位。今年4月8日,省委省政府表彰100名优秀民营企业家和100家优秀民营企业,我市8名企业家、8家民营企业上榜,数量均居全省第四位。
  小树苗成长为参天大树,需要有足够的营养。对于民营经济来说,科技创新就是帮助它发展壮大的关键营养。近年来,我市突出创新在经济发展中的核心支撑地位,持续实施“专精特新”培育工程,不断加强各类创新创业创造平台建设,培育了一批创新能力强、特色突出、在国内细分市场占有优势地位的国家级、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冠军企业。
  数据显示:“十三五”期间,全市共培育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69家、冠军企业7家,获工信部认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家;贝克制药、天能电池分别获批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和分中心,实现国家级研发平台零的突破。
  精心呵护,为小树苗成长为参天大树提供了良好的环境。近年来,我市以“优良作风建设年”活动为抓手,深入开展“四送一服双联”“百名科长”考评和电视问政活动,积极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民营经济发展环境持续优化,民间投资大幅增加。“十三五”期间,全市民间投资年均增速为14.8%,民营经济税收收入由2015年的122亿元增加至2020年的202.9亿元,进出口总额由2015年86.8亿元增加至2020年的108.6亿元。
  “民营经济已成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力、新主力。”市经信局负责同志说,近年来,全市60%以上的生产总值、70%以上的税收、80%以上的就业岗位、90%以上的工业增加值和外贸进出口,均由民营企业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