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在路上

在丽江 与时光并肩而行


  我去丽江已是很多年前,而我想去丽江的想法萌生在更早之前。
  当我们从这个地方走过的时候,我们眼睛里看到的是风景,但是脑海里浮现、演绎的却是有关丽江的历史故事。这种感觉就好像你写了一首歌,有了优美的歌词,有了动人的旋律,唯独少一个合适的歌名。行行走走,换了又换,总觉得不太合适,看见丽江,忽然一拍脑门——这首歌的歌名就叫《丽江》吧。
  丽江有许多繁华热闹的所在,而我却偏爱相对安静的束河古镇。论客流量和知名度,束河古镇兴许不及大研古城,但它胜在平易近人。在束河寻一处清净所在,三五好友,或是情侣二人,高谈阔论,或是窃窃私语,都有意思。
  束河古镇旧称清泉之乡,本是茶马古道上的一个驿站。来之前,我曾查过资料,在关于束河古镇的介绍里有这样一段记载,说是当年徐霞客西游之际,曾经此地,并将沿途所见写在了他的游记里,道是:“过一枯涧石桥,西瞻中海,柳暗波萦,有大聚落临其上,是为十和院。”这“十和”便是束河古镇的古称。“束河”一词,可见当地水资源的丰富程度。河流流经此地汇作一处,仿佛被拥有大神通的人将各个支流收束在一起,捆扎利索,装进了自己的口袋。若是从空中俯瞰整个束河古镇,镇中房屋的分布竟也是弯弯曲曲的,像一条条小河从某个源头流淌而来。镇中亦有不少客栈引水入院,让游人住宿就餐之余,也能一赏水景,束河之名,当真名副其实。
  与大研古城一样,束河亦有四方街,四条道路连通四面八方,流水环绕其间,可堪一观,可堪一游。这个年头提倡复古,古城、古楼、古街、古民居、古城墙,束河古镇最吸引人的当然是古民居。这里完好地保存着明清建筑“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走马转角楼”的旧有布局。所谓“三坊一照壁”指的是进门处为前院和照壁,往里走便是中厅,再往前行则是大院,中厅两侧则有小院,“四合五天井”以此类推。可以说,古镇之美,遍及家家院落。在这里,几乎每户人家的院子里都种着花,要说有区别,区别只在因院子的大小不同所植草木的多少略有不同。因着旅游业的兴起,许多院子如今都已改建成了客栈,蓄水成池,配以亭台,看起来十分雅致,不亚于江南园林。
  景物之美,常常因人而彰。束河、白沙一带是纳西族先民最早聚居的地方,也是木氏土司的发祥地。“云南诸土司,知诗书,好礼守义,以丽江木氏为首。”说不完的故事,行不完的路,这里流传的很多关于木氏土司的传说,随着游人来了又走了,去向远方,如青龙桥。
  始建于万历年间的青龙桥,据说是由木氏土司的专业匠人所设计,其中轴线正对西面的聚宝山,想是某种愿望的寄托。青龙桥是个单孔石桥,桥身、桥墩尽由石头垒成,桥下清流淙淙,桥上布满青苔,从那桥面斑驳的纹路里,我们可以看出岁月的风霜打在它身上的印记。游人打桥上走过,明明也就二三十米的距离,却仿佛走过了400余年的光阴。光阴里,与人并行的有笑闹声,也有嘤嘤的啼泣。
  出束河古镇向北而行,山原辽阔,古树、村舍相互辉映。遥想久远以前,纳西族先民曾跨过金沙江,从大雪山进入丽江坝子,在这片土地上开启了属于他们早期的文明。荟萃古迹,今日犹存。恍惚间,当我们置身于其中一处古桥、古树、古道旁,我们也是数百年前的人了,风有几百年前的温度,水有几百年前的味道,在其他地方你绝难看到这样的风景,绝难有这样的感受。于束河,于丽江,我们来过,就不曾离开,因为人走了,心仍在。潘玉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