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版:才艺秀

枣树

王兴华

  我爱枣树,胜过苍翠的松柏;我爱枣树,胜过艳丽桃李;我爱枣树,胜过钻天的白杨。
  小时候,身为医生的远房大伯就曾对我说:“枣能润心肺、止咳嗽、补五脏、治虚损。”隔壁二叔是位木工,他也讲过:“枣树木质坚硬,纹理细致,可以造船舶,做木梳……”上小学时,还曾学过一篇课文《秋夜》,这篇散文是鲁迅先生的作品,开头写道:“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当时读起来,只觉得好玩,所以很快就背得烂熟,其实并不太理解其中的真实含义。后来重读这篇散文,才逐渐了解到作品深义。然而,真正让我难忘的,还是阜阳王官集“四·九”暴动陈列室院内的那棵枣树。这棵年逾九十的“老寿星”,原来是在1928年4月9日,党领导的安徽省第一次武装起义前夕,由当时中共皖北特委书记魏野畴等同志亲手栽植的。
  我第一次见到这棵枣树,是在1963年阜阳“四·九”暴动陈列室建成之后。那时,我怀着对革命先烈的无限敬仰,到王官集参观访问。因为这里曾是当时中共皖北特委和皖北苏维埃政府所在地,也是“四·九”暴动指挥部旧址。跨进陈列室院落的大门,迎面就碰上这棵大枣树。我兴奋极了,围着枣树转了几个圈,向上看了许久。它的躯干向南倾斜着,风刮得树叶沙沙作响,满树的青枣压弯了嫩枝,像一把缀千万棵翡翠的葱绿大伞,罩着陈列室前面的庭院。这棵树本身,就是一件珍贵的革命文物啊!
  魏野畴和当时中共皖北特委的同志为什么栽植枣树呢?询问当年参加过暴动的刘占元,才知道在暴动前夕栽植枣树,有它更深刻的含义,枣树,正是“早树”的谐音,是早树立起工农革命大旗的意思。由此可知,这棵枣树寄托先烈的宏愿,是革命的象征,也是“四·九”暴动的历史见证。
  枣树,在革命风暴中诞生,在革命洪流中生长。它的身上,曾经高挂过“抗粮、抗租、抗捐、抗税、抗差、抗债”
  的“六抗”标语牌,它的脚下,曾设置过发放钱粮的供给站。它曾为“四·九”暴动的春雷滚动而欣喜若狂,也曾为暴动的信号火被大雨浇灭而焦急万分;它曾为在王官集开会成立皖北苏维埃政府而鞠躬致敬,也曾为革命者壮烈就义而悲愤哀悼。岁月流逝,它默默地期待着,终于在一九四八年迎来了解放的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