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综合

番茄谷里正春忙


  本报记者 张凯培 通讯员 武艳 文/摄

  眼下,正是春耕春管好时节。在位于颍东区插花镇板桥村的瓦大番茄谷,一座座现代化钢架大棚整齐排列,身着统一工装的工人们忙碌其中,分别做着采摘、拉秧、定植等工作。
  “咱们基地的番茄一年种两茬,能够保证番茄持续供应。这不,春季定植的这一批苗,到四五月份就能陆续收获。”手指着远处的几座大棚,项目负责人杨雪萍满面笑容。
  杨雪萍开心是有缘由的。据了解,瓦大番茄谷项目自去年4月份启动以来,已累计完成投资1亿余元,建成日光温室大棚50个,首批番茄产品于去年12月上市后,在长三角市场上颇受欢迎,“品质好、价格实,供不应求,我们现在正想着如何提升供应量呢。”
  瓦大的产品为啥这么好?这与科学的管理和先进的技术有关。杨雪萍告诉记者,番茄谷内所有的番茄苗都是瓦大公司自己培育的,在质量和品质上有保证。而在种植阶段,也有强大的技术保障,比如番茄秧被悬挂起来生长,每一穗花只保留4个精品果,挂果到一定阶段会及时拉秧等,有效保障番茄的品相和口感。
  好品质带来好收益。杨雪萍算了算经济账:一亩地一年两季可收获番茄8万斤,按照平均2.5元/斤计算,亩收益可达20万元。扣除大棚折旧及人工、种苗等方面开支,长期收益也相当可观。
  “产业发展红火,企业效益好,我们也有钱赚。”脱贫户王艳正带着几名工人在棚内干活,安排打秧、采摘装箱,样样娴熟。自打4年前入职瓦大公司,王艳已从啥也不懂的“小白”,变成了会技术能管理的“师傅”。“公司经常搞培训,现在我一个月能挣3000多元,干劲特别足。”
  “瓦大番茄谷的投产运营,带动村里37名脱贫户就业,让村民家门口就能增收。”板桥村村委会副主任吕刘刘说,下一步将继续与瓦大公司合作,一方面做好服务促进企业发展,另一方面依托企业,更好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实现村美民富产业兴。
  “我们的目标是以‘小番茄、大产业’为主题,建设皖北一流、全省先进、长三角知名、乡村产业振兴发展样板。”杨雪萍告诉记者,按照“一年有起色、两年见成效、三年成体系”的目标,瓦大公司将进一步加大番茄谷的建设力度,上马仓储中心、番茄博物馆、冷链物流中心等项目,争取到2023年基本形成技术装备先进、经营规模适度、一二三产融合、数量质量效益并重的现代农业发展格局,更好助力全市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