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综合

小小上海青 做大成产业


在三堂镇镇东村种植基地,工人们正在采摘新鲜的上海青。


本报记者 尚原野 通讯员 史浩然/文 本报记者 穆可亮/摄

  “这一筐上海青重20斤,最高能卖到50多块钱。”近日,在太和县三堂镇镇东村,56岁的种菜大户王良喜正把一筐筐上海青装上三轮车。在他身后的一座座钢构温室大棚里,50多名工人仍在一刻不停地采摘着鲜嫩的上海青,一派热火朝天的丰收景象。
  “我以前在三堂街上卖水果,2016年开始种菜,几年下来效益很不错。”王良喜告诉记者,他一共种了70亩上海青,其中9座钢构温室大棚占地30亩,“相较于露天种植,温室大棚一年可以种8-10茬,平均1个多月就能收一茬。”
  今年春节前,受强冷空气影响,以上海青、黄心乌、菠菜、油麦菜为代表的叶菜价格持续上涨,包括王良喜在内的种菜大户尝到了甜头。“行情好的时候,蔬菜经纪人先打款后拉货,一筐菜的利润就有三四十块钱。”王良喜说,去年,镇东村获利超50万元的蔬菜种植大户有60多户,“这都得益于镇里和村里积极引导、大力支持蔬菜产业发展。”
  在镇东村,蔬菜经纪人王文科除了收购上海青、萝卜、菜心等时令蔬菜,还在当地和相邻的利辛县张村镇种植了235亩蔬菜。“这几年,我们这里家家户户都种菜,而且一年比一年挣得多。”在王文科自家的冷库前,一辆苏A牌照的小型货车即将发车,7个小时后,7吨上海青将运抵无锡市朝阳蔬菜批发市场。他告诉记者,正常情况下,他的冷库一天能发出40吨蔬菜,主要送往上海、苏州、无锡、广州、东莞、温州等大城市,“自己种的不够卖,还要大量收购周边村民种的。”
  “镇东村土壤肥沃、灌溉便利,且距离济广高速太和东出口仅4.5公里,具备发展蔬菜种植的良好条件。”三堂镇镇长何振说,上海青种植作为镇东村“一村一品”特色产业,每年的种植面积达1.5万亩。在此基础上,当地还培育出像王文科这样的蔬菜经纪人30多名,他们自建冷库,开拓市场,已在长三角、珠三角中心城市的农贸市场占据一定份额。
  为引导镇东村上海青种植户抱团发展,镇村两级还主动牵头,动员6名经纪人出资建设4000平方米的交易市场和4000平方米的冷库。今年春节前夕,该项目已经完成钢结构施工,预计5月1日前可建成投用。“今年,镇东村计划扩大蔬菜种植面积1万亩,全力打造上海青‘一村一品’特色村。”何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