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就过大年 隔地不隔心

在外地的阜阳人

请放心,我们在外挺好

  特殊时期,一些地区发出倡议,号召大家就地过年。阜阳不少在外务工人员响应号召,留在外地过年。身在异乡的他们,虽然不能和家人团聚,但依然准备在外地过个别样的春节。

  爸妈把葱和蒜苗都寄来了

  今年是吴江来到苏州的第13年,也是他不回家过年的第一年。
  “以前每到春节总是着急回去,感觉回老家才算过年,今年咱也‘不同寻常’一回。”吴江说,今年他和妻儿响应号召,就地过年。
  “爸妈得知今年我们不回老家,寄来了很多好吃的:腊肉、腊肠、腌鱼、牛羊肉,连地里种的葱和蒜苗都寄来了。”感受到满满的亲情,吴江说,父母年龄大了,希望有更多时间陪他们,“明年再回家团聚”。
  不回老家,吴江准备今年好好感受一下苏州这座“人间天堂”。“说实话,往年过年回家,赶路真的很累,今年少了舟车劳顿,想到即将到来的长假,还挺期待。”吴江说,如果情况允许,他会和妻儿去周边古镇度个假,体验一下当地的年味。

  打算和亲戚吃顿云年夜饭

  “今年春节不打烊,板面馆继续开。”1月30日,石家庄解除封闭,李存刚当即作了这样一个决定。他说,全家5口人目前都在石家庄,今年春节就不回老家过年了。
  1月6日,石家庄因疫情封闭,李存刚正巧囤了一批菠菜,他便将这批菜免费送给附近小区居民,被大家称赞为“送菜叔”。石家庄解封后,不少人赶来问他:“板面馆啥时候开张?”他就打算视情况而定,尽早让大家吃上热腾腾的太和板面。
  李存刚说,经历了这次封城,他深深体会到疫情防控的重要性。他介绍,在石家庄的阜阳小吃商户大多选择就地过年。“石家庄也算是我的第二故乡吧。”李存刚说,他家的板面价格实惠,在当地很受欢迎。经历了这次封城,他觉得和当地居民的关系更近了。
  “来石家庄做生意8年了,每年春节都回去,眼下安全最重要。”李存刚说,虽然没法回家过年,大年三十那天,他打算和老家的亲戚通过视频吃顿“云年夜饭”。

  人不回去了,给父母的心意得送到

  这个冬天,疫情又反复起来,不少医务工作者又奔赴一线。对于李圆圆来说,今年还是不能回家过年。
  “我已经连续几年春节没回家了,本来想着今年能回去,现在又回不去了,希望远方的父母不要为我担心。”李圆圆说,看到国内疫情得到很好的控制,身为医生,更要身先士卒捍卫这份成果。
  去年春节期间,李圆圆也曾到抗疫一线“发热门诊”坐诊。那时,为了保证家人安全,她自我隔离,搬出去租房住,只能通过视频和5岁的儿子“见面”。“今年情况好多了,下班回到家就能抱抱儿子,这种平常生活来之不易。”李圆圆说。
  作为一名医生,李圆圆对于留在原地过年的号召特别能理解,“疫情难料,我也随时准备到抗疫一线去。”原来,李圆圆的弟弟是民警,弟媳是医护人员,去年他们都在抗疫一线。“父母很理解我们,支持我们的工作。”李圆圆说,今年过年,一家人仍坚守在各自岗位,随时待命。
  虽然不能和父母一起过年,李圆圆却打算给父母购置新衣和年货。“人不回去,但心意得到。”

  不回老家,也不孤独

  近日,王海涛在研究新的课题《焦虑症的生物学基础》。他认为,今年就地过年,一定程度上会缓解一部分人的焦虑。虽然离家不远,但他今年春节也选择留在合肥。
  今年并不是他第一次没回老家过年,2009年他在美国进修神经生物学时,就独自在外过年。“那时在外求学,一个人过年觉得很孤独。”王海涛说,那个孤独的春节,他一直埋头于科学实验。
  因为疫情,今年他也计划不回老家过年。不同的是,如今身边有了妻儿,自己也不再是那个只待在实验室的人了。
  “老家有父母和很多亲人,我的根在那里。谁不想回家呢,但是还是就地过年不添乱比较好。”如今已经40多岁的王海涛说,虽然不回老家,但假期还是要放松放松,享受和家人在一起的时光。“可以去实验室做研究,也可以享受三口之家的快乐。”   颍州晚报记者 周姗姗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