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综合

脱贫夫妻捐献遗体(器官)

  本报讯(记者 潘金铭)近日,在太和县红十字会工作人员、苗为民爱心社志愿者的见证下,太和县关集镇魏庄村东李村村民未庆影和丈夫李运祥,在志愿捐献遗体登记表和器官捐献登记表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成为中国人体器官捐献志愿登记者。
  未庆影今年50岁,其丈夫62岁,两人是地地道道的农民。1岁多时,
未庆影因疾病导致双腿残疾,再也没能站起来。“看到别人都能正常走路,我就特别羡慕。我也曾自暴自弃过,但伤心总归无用,还是得勇敢面对生活。”未庆影说。
  去年,未庆影从媒体上了解到捐献遗体器官不仅能用于医学研究,还能挽救他人生命,特别是捐献眼角膜,能帮助失明的人重见光明。从那时起,捐献遗体器官的想法在未庆影心中悄然萌生。
  “我能体会到身体残缺带来的痛苦。如果眼角膜能捐出去,就能帮助一个人,这是一件多好的事。”未庆影说,在热心人的帮助下,她找到苗为民爱心社,向志愿者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得到大家的认可。
  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愿望,未庆影在高兴之余又动员丈夫李运祥一起捐献。令她没想到的是,丈夫竟然爽快地答应了。
  “她双腿残疾,无法劳动,我们以前很困难。2017年,我们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在党和政府的关心下,顺利脱了贫,日子越来越好。”李运祥说,作为一名脱贫户,作为一名老农民,他希望能用这种方式回报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