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8版:向阜阳人民报告

界首市卫健委 办好人民满意的卫生健康事业




  “健康夜话”“上门送健康”实现自然村全覆盖;每千常住人口床位数6.16张,界首市域内就诊率达90.17%,高于2019年的83.6%,在全省处于较高位次;拥有省级重点专科2个,阜阳市级重点专科7个,院级重点专科11个,院士工作站1个、名医工作室12个,初步形成了结构完整的重点专科学科群……
  “十三五”以来,界首市卫健系统牢固树立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坚持以党建为引领,聚焦市强、乡活、村稳,不断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深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提升医疗卫生综合服务能力,人民群众就医便利度、满意度显著提升,办好人民满意的卫生健康事业步履铿锵。

  
深入一线守护人民健康

  2020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市民群众的生活。“界首市卫健委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严格按照省、阜阳市决策部署,在界首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总方针不动摇,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将疫情防控作为重大政治任务、重大政治责任抓落实。”界首市卫健委主任王云飞说,通过严格落实“党带群建、十户联治”“封、禁、查、控、保”等举措,切实实现“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疫情常态化防控有序有效,实现无聚集性、关联性、无院内感染、无死亡病例的目标,把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降到最低,为界首市保持经济平稳运行和社会和谐稳定,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新冠肺炎疫情既是对界首市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的检验,也是对该市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考验。界首市之所以能从容应对疫情,得益于该市近年来健康管理、健康促进工作开展的扎实有效。
  日前,在界首市陶庙镇赵庄村村委会,一场“健康夜话”活动正在举行。来自陶庙中心卫生院的医护人员正和当地群众围坐在一起,宣讲卫生常识,全科医生还举行了现场义诊,60余位村民享受了“送上门”的健康服务。
  此类的活动在界首市卫健系统已成为常态。该市发挥医疗卫生专业优势,精心打造“健康夜话”志愿服务品牌,开展名医团队“五进”、健康义诊“村村行”等志愿服务活动,已走进862个自然村,服务群众10万余人次。界首卫健委“健康夜话”的服务品牌还入选了全省十佳志愿服务典型。
  近年,界首市卫健委党组坚持以党建为统领,充分发挥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向心力,发挥党员的先进模范带头作用,深入开展“进访惠聚”、“界首读书会”、“院长沙龙”、“健康夜话”、“两个问计”、“卫健好人”评选、“健康义诊”村村行、“亮点观摩”等活动。
  每次活动中,界首市医疗卫生专家和公共卫生服务人员结合各自领域,就健康脱贫、卫健民生工程、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医共体建设、医保政策、医防融合及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等群众关心事宜,详细宣传解读政策,通过义诊、对接等举措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
  送健康上门的同时,该市还先后引入京安骨科医院、华之康精神专科医院等特色专科医院。
  在共同努力下,界首市人民医院成功创建国家三级综合医院,界首市第二人民医院(泉阳中心卫生院)成功创建省级特色儿科、妇产科、外科,陶庙、芦村中心卫生院成功创建省级特色中医科,颍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获“省级示范”称号。

  
项目建设补短板强弱项

  连日来,界首市妇幼保健院党支部书记靳力华喜欢没事儿就到保健院的新区遛遛。相比于原本2000多平方米的老区,新区有4栋业务大楼,总建筑面积超过了30000平方米。
  面积增大了,各种功能细分也更加完善,综合实力也在逐步攀升。2020年5月,阜阳市卫健委委托安徽省妇女儿童保健中心对9所妇幼保健机构2019年度妇幼健康工作进行现场考核,界首市妇幼保健院绩效考核947.5分(满分1000分),为A等级(优秀),连续两年位列阜阳市第一名。
  界首市妇幼保健院扩容升级只是该市以项目建设为抓手,补短板、强弱项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界首市聚焦群众所需所盼,整合各种资金和资源,大力推进卫生健康事业基础设施建设。仅2020年,该市就谋划项目22个,总投资30.7亿元。界首市人民医院“一院四区”建设发展格局初步形成。界首市中医院公共卫生服务楼、院内制剂大楼、众创大楼已完成项目招标;界首市第二人民医院主体工程已竣工、第三人民医院已完成项目招标;陶庙、芦村、邴集、王集卫生院规划设计方案正在进行编制。
  村级公共卫生服务设施建设方面,2019年完成46个村卫生室改建工程,其中改建25个,新建21个;2020年新建村卫生室20个主体工程已竣工,2021年将投入使用。“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医疗资源布局更加合理,群众就医环境更加优化。”界首市卫健委副主任刘先才表示。
  随着基础设施的提升,界首市卫生资源配置不断优化。目前,界首全市拥有床位数3747(张),每千常住人口6.16张,全市执业(助理)医师1498人,注册护士1840人,每千常住人口执业(助理)医师3.02人,每千常住人口注册护士2.26人,分别比2015年末的1.17和0.77增长1.29和2.25个千分点。

  
深化改革提升医疗服务水平

  冬日傍晚,界首市光武镇黄寨村村民李秀英感觉头有点儿晕,她拿出了镇卫生院发的智能血压计,打开开关,撸起衣服袖子,静静地量起了血压。
  “高压156,低压98,您的血压偏高,请注意休息,两分钟后再次测量……”,智能血压计响起了语音提示。几乎与此同时,李秀英所在的黄寨村村医黄太文的手机也接到了提醒短信,在界首市人民医院的医共体办公室内,系统也自动弹出了警示。十多分钟后,李秀英的手机响了起来,智能语音提示她说,血压异常,反复测量三次后依然如此,请及时服用降压药。
  “我们村室医护人员只有3人,而辖区有5620人,没办法都兼顾到。智能血压计能把高血压慢性病人群的血压异常情况反馈给我们,能针对性提醒帮助病人,减少了其他并发症的发生,大大缓解了我们医疗资源不足的情况。”黄太文说。
  而在整个界首市,已免费发放这种血压计7000余台。这种依靠一台智能血压计连接起村民、村医和医院的模式,是界首市进行医疗改革新探索,打造医防融合升级版的具体实践。
  界首市人民医院副院长张学武介绍,经多年运行,医共体范围内所管理的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达标率从初上线时的不到40%上升到目前的70%,高危占比、高值占比持续下降,为慢性病管控探索出了新的方向。
  近年来,界首市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把疾病预防放到更重要位置,加强健康教育和疾病防控,引导群众养成健康生活习惯,达到少得病、不得病的目的。同时,以信息化建设为支撑,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为抓手,以绩效分配为导向,将部分医保资金前移为疾病预防经费,以防为主,防治结合,做好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的预防与管理,实现防病、治病深度融合。
  医防融合只是界首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一个缩影。早在2016年,界首市全省率先开展公立医院改革,公开竞聘了首位公立医院院长。
  紧密型医共体运行机制也在持续完善。2020年全市域内就诊率达90.17%,基层诊疗量达69%,群众满意度达95%以上,职工满意度达90%以上,基本实现群众少生病、生小病,有病就近看,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市的目标。
  作为安徽省第一批紧密型医共体试点县,在医防融合的基础上,界首市还积极探索医防融合、医养结合、医健联合“三合”新模式,走出了一条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新路径。
  其中,医养结合方面,界首市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共有医养康复服务机构31家,它们与乡镇卫生院或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协作关系,签订《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医疗服务合作协议书》,设立医务室,配备医护人员,按协议为入住老人开展健康知识讲座、健康义诊、健康随访、康复护理等服务。
  医健联合方面,聚力打造具有界首特色的健康生活支持性环境,将健康和运动元素融入到健康界首建设当中,“一分钱健身”活动备受欢迎,健康促进“乐跑马拉松活动”被央视新闻联播报道,为体医深化融合奠定了基础。2020年6月份,安徽省决定在合肥市庐阳区等4个县市区开展体医融合深化试点工作,界首市榜上有名。
  界首市政府相关负责同志表示,界首市通过医防融合、医养结合、医健联合“三合”聚力,大力推进健康管理、健康促进,不断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筑牢居民健康屏障,让医疗资源和健康服务更多地向基层群众倾斜,着力为人民群众健康织出一个功能齐全的城乡一体化卫生健康服务网络。

  
相关链接:界首市卫健工作亮点

  1.2016年1月获“国家级妇幼健康优质服务示范市”;2.2016年12月获“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单位”;3.2016年获全国基层中医药服务先进单位;4.2017年获省级健康脱贫示范市;5.2018年获省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6.2019年界首市人民医院“胸痛”中心通过国家认证、“卒中”中心通过省级认证;
  7.2019年界首市第二人医院儿科、妇产科、外科,陶庙、芦村中心卫生院中医科被评为乡镇卫生院省级特色专科。颍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获“省级示范”称号;
  8.2019年获安徽省“银龄安康行动”先进单位;9.2020年界首市人民医院被登记注册为三级综合医院。10.2020年通过省级卫生城市创建验收。

  
本报记者 徐风光 通讯员 胡浩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