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版:要闻

与中心工作“同频”与人民需求“共振”

——市政协五届四次提案工作综述

  本报记者 杨燕 通讯员 方雪如

  翻开市政协2020年提案目录,从抢抓“融入长三角高铁全覆盖”机遇破解人才短板到优化营商环境,从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从加强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到推进“互联网+医疗”分级诊疗……每一件提案、每一条建议,都与时代发展“合辙”,与党政中心工作“同频”,与人民需求“共振”。
  市政协五届四次会议以来,在市政协常委会的领导下,广大政协委员、政协各参加单位和各专门委员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省委政协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市委政协工作会议部署要求,切实发挥提案工作在专门协商机构中的重要作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展现新担当,建言资政、凝聚共识实现新作为。

  建诤言献良策履职尽责惠民生

  一年来,市政协共收到提案424件,经审查立案326件,转为意见和建议98件,截至2020年年底所有提案均已办复。提案所提建议已经采纳或列入计划落实的321件,占提案总数的98.5%,因受条件限制待研究解决的5件。一批高质量提案纷纷落地结果,为实力阜阳大美阜阳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聚焦经济高质量发展,委员们围绕发展新兴产业和民营经济、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制造业发展等,提出提案98件。其中,关于加快我市实体经济转型升级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关于提高农业产业发展水平助推乡村振兴等提案,为我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
  聚焦社会民生改善,委员们围绕教育、卫生、养老、食品安全、文明创建、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等群众关心关注的民生问题,提出提案131件。其中,关于规范学前教育发展、加强网络餐饮食品和药品安全监管、推进我市老旧小区住宅加装电梯等提案的落地,切实提升了群众的幸福感、满意度。
  聚焦疫情防控工作,广大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和人民团体,围绕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推动精准复工复产和就业、加大对中小微企业扶持力度等内容,提出提案5件。按照特事特办、急事急办的原则,第一时间将提案送至有关部门办理,为推动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发挥了积极作用。
  此外,委员们还聚焦文化建设、政治建设、生态建设等方面提出提案97件。

  书记市长领衔构建督办新格局

  “深化思想认识,以更高站位坚定实施人才强市战略”“聚焦重点任务,以更实举措着力破解人才工作短板”“加强组织领导,以更大力度有效保障人才事业发展”……2020年11月6日,副省长、市委书记杨光荣领衔督办市政协重点提案,围绕“‘融入长三角高铁全覆盖’背景下,阜阳破解人才短板建议”专题,听取提案承办部门的办理情况汇报和提案者的意见建议。
  2020年6月4日,市委副书记、市长孙正东就“大力优化营商环境”专题重点提案,召开督办座谈会。结合我市发展阶段性特点,提案者和提案承办部门就强化服务意识、精简审批事项、推进数据共享等问题商讨解决方案。
  “市委书记、市长连续两年领衔督办市政协重点提案,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对政协工作以及提案工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为提高政协议政建言水平、深化提案工作实效,指明了着力方向。”市政协主席李志伟在督办会上讲到。
  市政协还通过重点提案办理结果清单,用数字和表格呈现重点提案的办理落实情况,实现了提案办理工作的可展示、可核查和可追溯。
  市委书记、市长领衔督办市政协重点提案形成制度,呈现出强大示范效应。据了解,目前我市8个县市区已全部开展党政主要领导领衔督办重点提案,打造了提案办理的特色品牌。  下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