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今日看点

你的脸在“裸奔”吗?

小区门禁、售楼处、公厕……人脸识别在阜城应用越来越广个人信息安全如何保障?律师作出提醒

  核心提示

  从之前杭州野生动物世界要求“刷脸”入园引发诉讼,到在网上引起热议的“山东济南男子戴头盔看房”,再到广西南宁十几名业主刷脸卖房被骗超千万元,人脸识别系统一时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记者走访发现,目前,阜城一些小区安装了人脸识别门禁系统;有的公厕也安装了人脸识别智能取纸机;人脸识别系统甚至成了售楼处的“标配”……
  一方面,高科技的发展与运用给人们带来了便利,但另一方面“裸奔”的脸也让人担忧是否安全。对此,记者请相关专家和律师作出解答和提醒。

  探访
  小区进门“刷脸”,有人担忧

  “一开始不知道小区门口装的是啥,后来才知道是人脸识别门禁。”家住颍州区淮河路一小区的王强(化名)告诉记者,他居住的小区大门使用的是人脸识别门禁。“有个十几寸的屏幕,上方有个摄像头,进门的时候能拍到面部。”
  来到该小区东门,记者看到了王强所说的人脸识别门禁。观察了一段时间后,发现使用的住户并不多,大多数人还是刷卡进门。“使用人脸识别门禁,需到物业录入个人信息,姓名、地址等。”住户李女士说,自己经常忘记带门禁卡,物业通知可用人脸识别进门后,她很快就去录入了个人信息。“我觉得还挺方便。”
  而同住该小区的业主李先生却不这么认为:“我是不敢把个人信息录进去,万一泄露了咋办?”人脸识别门禁安全吗?带着疑惑,记者采访了该小区物业工作人员马先生。“我们小区的人脸识别门禁系统只有开门的功能。”他说,小区使用的人脸识别系统只连接了物业使用的网络,业主录入的信息只有物业掌握,绝对不会泄露。“业主说一声,我们会遵从其意见删除人脸信息。”
  记者走访发现,使用人脸识别门禁的,不止这一个小区。
  市民张女士家所在的颍东区某小区也有人脸识别门禁。“业主需要向物业提供居住信息并把面容录入到系统内。”该小区一名物业工作人员解释,他们使用的人脸识别平时拍到的信息只保存在物业电脑上,一段时间就自动删除,不会造成信息泄漏。
  售楼处摄像头几乎成“标配”去了一趟后,接到多个推销电话
  近几个月一直在看房子的吕先生,看到网上“戴头盔看房”的报道后,每到一个售楼处便会留意,发现摄像头几乎成了售楼处的“标配”。他还称,被拍到后,随之而来的就是各种房产中介的推销电话。
  “目前,安装摄像头、人脸识别在售楼部很普遍。”从事房地产销售多年的杨女士说,客户的面部信息被记录、上传至系统内,信息会传到阜阳的房产中介手中,以供其针对性地销售房屋。杨女士介绍,此举是为了区分客户来源。“进行人脸比对后,发现客户之前主动到访过,则不需要付中介佣金。”
  真是如此?记者进行了体验。记者戴上口罩来到七渔河公园附近的一处售楼部,一进营销中心,就看到了一个摄像头。“这些摄像头会记录人脸信息么?”记者提出疑问,对方称:“您走进售楼处,面部信息就会被采集进系统。我们绝不会随便泄露您的信息,只是供开发商统计。”记者在高铁西站附近的另一处房产销售中心也看到了角落里的摄像头,问及原因,工作人员表示是为了记录来访客户。
  “你好,是白先生吗?我是房产销售顾问……”“喂,我是房产中介,您最近有购房的需要吗?”在记者走访售楼处后,当天共接到了十多个推销电话,并有多名销售人员通过手机号码加微信。而记者走访时,均面带口罩,也没有留下姓名和联系方式。
  公厕“刷脸”取厕纸
  70岁的杨大爷每天都会到青颍公园锻炼,最近有些困惑:“上厕所用纸咋还要‘刷脸’呢?”记者在青颍公园公厕看到,杨大爷说的是一台智能取纸机。取厕纸的过程很简单,面朝机器屏幕约3秒,一截卫生纸便从机器下方缓缓吐出。在数分钟内如果重复刷脸,厕纸就不会吐出。
  “我的人脸数据存到哪里了?不会被随意传播或使用吧?”市民肖先生提出了疑问。对此,公园工作人员称,安装人脸识别智能取纸机是为了节约用纸。“对几个面部节点识别,短暂存储于机器
  内,重复刷脸的情况下,几分钟内不会再出纸,避免浪费。”工作人员还表示,人脸信息会在一定时间内自动删除。

  声音
  专家:人脸信息一旦泄露风险是长久存在的

  近年来,人脸识别技术呈现加速落地的趋势,技术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受到了公众的关注。去年10月,南方都市报人工智能伦理课题组和App专项治理工作组发布了《人脸识别应用公众调研报告(2020)》,显示六成受访者认为人脸识别技术有滥用趋势,三成受访者表示已因人脸信息泄露、滥用而遭受隐私或财产损失。
  对此,普通市民应该注意什么?在主要研究数字经济等领域的阜阳师范大学教授张国友看来,从技术层面讲,基于人脸特征点的信息是以数字化信息进行存储的,相关数据库就有被黑客攻击或自身防范不力导致泄露的风险。“人脸特征数据库的外泄将面临更大的隐患,通过人脸识别,一些账户的密码可能被窃取,导致人们的隐私等被公开,造成财产损失。”
  “另外,人脸信息不像姓名、手机号等可以更改,人脸信息一旦泄露风险是长久存在的。在平时的生活中,市民应该多留个心眼,不要一味用隐私换便利。”张国友说。

  律师:售楼处私自采集人脸信息侵犯了公民人格权
  对个人信息的使用,已经开始实施的民法典明确要遵循合法、正当必要原则,不得过度处理,并且要征得个人的同意。去年10月1日起实施的新版信息安全技术个人信息安全规范要求,在收集人脸、指纹等个人生物识别信息前,应单独告知收集、使用个人生物识别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围,以及存储时间等规则,并征得个人信息主体的明示同意。
  安徽仲天律师事务所律师李龙介绍,现在已经使用了人脸识别系统的商用场景比如小区、写字楼等,首先应遵守不强制原则,尊重个人的选择权;其次,还应在征得个人许可前,充分告知用户未来使用个人信息的范围和方式。李龙说,售楼处私自采集人脸信息的做法,属于商家为私利所实施的行为,构成了对公民人格权的侵犯。“售楼处收集个人信息,应该是在明示告知、充分提醒的前提下,由公民选择是否提供、如何提供、销毁个人信息等。”他建议,如果发现有单位或个人使用人脸识别设备且自己不愿意被识别的,可要求删除,必要时可通过诉讼维权。

  
颍州晚报记者 白阳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