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T37版:文明创建

文明花开 幸福满城

  全国文明城市是最具价值的城市品牌和无形资产。“十三五”期间,特别是近两年来,我市坚持创建为民惠民靠民,从群众关心的痛点、难点和堵点问题入手,改造提升老旧小区、背街小巷、城区道路、农贸市场、公共厕所、停车场等硬件环境和公共服务设施,扎实开展礼让斑马线、志愿服务、文明交通、文明行业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致力于提高城乡居民文明素质,不仅实现了首创成功,而且让创建成果惠及百姓,提升了市民的获得感、幸福感。

  
本报记者 杨静文 通讯员 杨军 李敬 叶腾

  颍淮新风,好消息传来。11月20日,副省长、市委书记杨光荣代表1070万阜阳人民参加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捧回当今中国城市荣誉中含金量最高的奖项——“全国文明城市”奖牌。阜阳首轮创建、一举创成,正式跨入全国文明城市行列。行走在今天的阜阳城乡,文明之风扑面而来:干净平坦的路面,整洁怡人的小区,风景优美的公园,展示着这座城市的崭新颜值;斑马线前文明礼让、大街小巷秩序井然,志愿服务热情温馨,彰显着这座城市的优雅气质……一幅幅,一幕幕,书写着这座城市向善向上、崇尚文明的崭新风貌。

多措并举让城市更美丽

  宽敞的空间、干净的环境,新鲜的果蔬摆放井然。“以前从没想过,原先脏乱差的农贸市场能有现在的面貌。”在阜城天马农贸市场买菜的市民董欣欣告诉记者,她住在附近小区,以前农贸市场占道经营,环境脏乱差,来买菜心情不爽。今年7月改造提升后,这里旧貌换新颜。“现在的农贸市场,干净有序,整洁得像超市一样,逛着也舒心。”董欣欣说。
  改变的不止是农贸市场。在阜城各处,随着老旧小区、农贸市场改造等8项攻坚提升行动相继实施,城市“颜值”和“品质”同步提升。自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开展以来,全市上下严格对照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坚持目标靶向和问题导向,对标对表,查漏补缺,实施背街小巷及老旧小区改造、水体整治、城区道路、环卫设施及农贸市场改造等一大批惠民工程,面子里子焕然一新。
  3年来,市委市政府持续加大创城工作力度,成立了市委主要领导挂帅的创城重点工作督导小组,构建了“区-街道(乡镇)-社区(村)-网格”四级调度推进体系。全市上下“一盘棋”,团结“一条心”,合力“一起干”,由点到线、由线扩面,展开力度空前的创城攻坚战:阜城改造完成375条背街小巷;改造提升730个老旧小区;1582个老旧小区完成杆线整治提升达标,57条主次干道完成弱电整治;新建了公共停车场55个、临时停车场93个,新增停车泊位近1.5万个,施划了2.2万余个道路停车泊位;新建改建农贸市场23个、公厕286座……一点一滴的努力,一针一线的勾画,城市如破茧之蝶,尽展文明和谐之美。

  
创城为民百姓生活更幸福

  颍州区白衣桥社区工商苑小区建于本世纪初,由于年久失修,变成“脏乱差”小区。今年7月实施改造后,小区环境改旧换新。改变的背后,不仅源于政府加大投入力度,而且得益于居民自觉参与。
  “今年,我们在实施老旧小区、小街巷改造工程中,通过‘阜阳夜话’‘三联四建’活动,多次走访居民,倾听百姓心声,让大家参与到小区改造和环境提升过程中。”白衣桥社区党总支书记巫继敏告诉记者,针对居民的意见建议,社区梳理出十几条亟待解决的问题,逐一落地整改。
  “老房子室内阳台空间小,被子衣服挂在外面晾晒影响美观。”居民赵玺告诉记者,“问题提出来后,社区很快在小区增设了晾衣区,购置了晾衣杆,供大家晾晒衣被。这些细节,让大家切实感受到文明城市创建给咱们百姓生活带来的变化。”
  “创建决不是单纯拿到一块牌子,根本目的是通过创建工作兴办一批惠民实事,有效破解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一锤定音,为创城工作指明了方向。
  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中,各地各部门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群众满意度作为衡量创城工作的根本标尺,常态化开展服务群众“四项活动”,精准精细实施创城攻坚行动,聚焦群众所需所盼,协调改善城市的“硬件”与“软件”、“面子”与“里子”。实施“百巷改造”工程,集中整治老旧小区、背街小巷、集贸市场,新建一批公共厕所、停车场及公共场馆,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和数字化城市管理,兴办了一批惠民利民的好事实事,有效解决了百姓关切的民生问题。群众关心的“如厕难”“停车难”“老旧小区没人管”等痛点、难点和堵点问题逐一得到解决,创建成果惠及百姓,市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明显提升。

  
提升文明素质让城市更美好

  文明城市,共建共享。在看得见、摸得着的变化中,文明理念如春风化雨,潜移默化根植于市民心中,转化为大家的习惯养成和自觉行动。
  文峰街道办事处莲花社区党委书记李红梅对创城攻坚战感触颇深:“作为莲花社区一名创城巾帼志愿者,我和众多巾帼志愿者走街串巷,不分昼夜奋战在创城一线。虽然辛苦,但付出很值。现在创城成功,我们都很欣慰。”李红梅说,根据巾帼志愿者的不同年龄和各自特长,大家分成若干小组,不管刮风下雨、严寒酷暑,都身着红马甲穿梭在居民组和小区,积极开展文明交通劝导、小区环境保洁、小广告清理等志愿服务活动。“如今,莲花社区旧貌换新颜,街道变宽了、乱搭乱建现象没有了,充电桩、体育设施健全了,环境更加宜居,方便了大家生活。在文明氛围影响下,居民文明素质明显提升。”李红梅说,尽管创城工作取得阶段性胜利,今后她仍要和大家一起,坚持不懈做好文明创建工作。
  今天的阜城,像李红梅一样的志愿者还有很多。他们或在交通路口,举着小红旗,劝导不文明交通现象;或在社区,清理楼栋小广告;或在乡村,关爱留守儿童,陪伴失独老人……目前,我市注册志愿服务组织2072个,注册志愿者超143万人,数量均居全省第一;全市入选省志愿服务优秀典型144个,总数连续8年居全省第一。这些志愿者用自己的热情与爱心,行动和奉献,彰显着这座城市的温度和爱心。
  文明就是力量,示范就是号令。创城浓厚氛围带动下,礼让斑马线、坚守“一米线”、有序排队、节俭用餐等文明行为已经成为市民的行为常态,把创城当成了“自家事”。每个人都自觉行动,从自身文明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在全市上下营造了崇尚文明、践行文明的社会风尚,凝聚起齐心创城、共建文明的强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