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T33版:就业创业

就业创业天地宽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十三五”以来,我市坚持就业优先战略,支持吸纳就业能力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中小企业发展,就业创业质量持续提高,重点群体就业工作扎实推进,创业扶持力度持续加大,城镇居民收入逐年提升。“十三五”期间,全市新增城镇就业36万人,更多劳动者找到心仪工作,实现稳定就业,敲开幸福生活大门。

  
颍州晚报记者 储继明

  家门口就业挣钱又顾家

  “家门口就业太方便了,既能挣钱又可顾家,我很满足。”说起现在的工作和生活,张春燕笑容满面。
  张春燕今年45岁,爱人是一名临时工,双方父母身体都不好,家中又有两个孩子上学,生活比较困难。经申报审核,她被安排进入阜阳市颍嫂家政服务有限公司开发的公益性岗位。
  11月2日,张春燕经培训合格,被分派到颍东幸福苑小区一户雇主家中,帮着照料一名6月龄的孩子。与其他月嫂不同的是,除了每月与雇主商定的2400元工资外,张春燕每月还能得到额外的两部分待遇:每月600多元岗位补贴,以及公司为她缴纳单位应承担的社保费用,办理五险。
  “从以前没有收入,到现在每月收入3000多块钱,政府还出钱交社保,从雇主家下了班不耽误接孩子,我的日子过得很踏实,更有奔头了。”张春燕说。
  在颍泉区,五年来像张春燕一样走上公益性岗位的有1377人,全区开发的1695个公益性岗位对保障就业困难人员基本生活发挥了积极作用。“十三五”期间,我市大力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先后出台《阜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切实做好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等文件,积极帮助城镇困难群体就业,不断拓宽居民收入渠道。同时,常态化举办“2+N”招聘会,创新举办夜市招聘会等,为求职者搭建就业桥梁。今年以来,全市共举办564场招聘会,提供岗位29.7万个,达成意向性协议8951人。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十二五”末的2.3万元/年提升至3.5万元/年,平均增速8.7%,高于同期GDP增速。

  扶贫车间托起致富梦

  扶贫车间作为脱贫攻坚的重要载体,让贫困群众在家门口实现既能挣钱又能顾家的就近就业。
  机器轰鸣,线轮飞转,织针在电脑程序的精准控制下飞速勾连出美丽的纹饰……在颍上县西三十铺镇洪单村的阿凡提袜业扶贫车间里,工人龚飞燕告诉记者,这样一台电脑数控织袜机每天可以生产棉袜100多双。偌大的厂房里,30多名工人熟练地平整、包装刚下线的棉袜。他们当中,建档立卡贫困户有23人。
  在颍泉区宁老庄镇长营村扶贫车间,电机转动的嗡嗡声、裁剪布料的咔嚓声和工人忙绿的欢笑声,交织在一起,回荡在400多平方米的童装生产厂房里。扶贫车间负责人丁西俊说,目前约有30名妇女在车间工作,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0余人,她们大多来自周边村庄,拿计件工资,多劳多得,熟练的制衣工一个月最多能拿3000元左右。
  近年来,我市积极开发好管理好就业扶贫车间,方便农户就近就业,有效拓宽了群众增收渠道,加快了贫困户脱贫步伐。“十三五”期间,我市本着“就业一人,脱贫一户”的目标,积极推进就业扶贫工作,以稳就业促脱贫,建设扶贫车间257个,带动就业8569人,整体带贫率36.8%;安置50888名贫困劳动力到扶贫公益性岗位就业。同时,统筹使用各类培训资源,加大职业技能培训力度,确保贫困劳动力通过技能培训至少掌握1项致富技能。5年来,累计帮扶39.04万名有就业意愿的贫困劳动力实现就业。

  就业见习入职前体验

  “通过见习,我对未来的就业更有信心了。”12月2日,在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就业见习的高校毕业生贺玉杰说。
  贺玉杰家住阜城,今年6月份毕业,专业为视觉传达和艺术设计。由于疫情防控,她未能参加学校举办的招聘会。今年7月,看到市人社局见习生招聘公告后,她报了名。“以后想在本市考编,先尝试下自己到底适不适合干这种工作。”这是贺玉杰报名就业见习岗的初衷。
  8月1日,贺玉杰到市经济和信息化局见习,被分配在办公室。办公室的工作较为繁琐,比如,收发文件需要一定的流程,到相关部门拿材料、找资料,帮助布置会场等,这些工作对刚毕业的贺玉杰来说是陌生的,但4个月见习下来,她渐渐得心应手。“虽然工作繁琐辛苦,但这4个月我学到了很多东西,也锻炼了吃苦耐劳的品质,我对未来参加招考实现就业很有信心。”贺玉杰说。
  近年来,我市推出拓渠道、扩岗位、促创业等系列政策组合拳,助推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对接阜阳籍大学生聚集地各大高校,建立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实名制跟踪问效清单,加大一对一职业指导。借助“接您回家”、春风行动等活动,深入全市各大院校及重点企业,宣传阜阳市吸引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的优惠政策。主动对接企业、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就业见习岗位,进一步扩大就业见习渠道。“十三五”期间,全市共开发就业见习岗位16430个,帮扶33510名高校毕业生顺利就业。

  创业带就业增收奔小康

  “返乡后参加市、区人社部门举办的各类创业培训班,学到不少东西,才能创业成功,自然要带着乡亲们一起致富。”安徽省徽菜园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胡朝振说。
  胡朝振是颍泉区宁老庄镇梅寨村人。10多年前,他在浙江打工,主要做食品销售工作。观察到外地菜经过深加工身价倍涨的商机后,他于2013年回到家乡,从流转土地种植雪菜做起,加工后对外销售,积累了一定经验和人脉。2015年到2017年间,他参加了市、区两级不少培训,学会了如何网上销售、管理企业、开发市场等,为筹备公司打下坚实基础。
  2017年7月,安徽省徽菜园食品有限公司成立,主要生产速冻梅干菜扣肉、红烧肉、梅干菜包子、酱菜、芥菜、牛肉酱等特色餐饮食品。企业在发展壮大的同时,带动当地不少群众种植雪菜,吸纳30多人就业,其中13名贫困户实现稳定脱贫。
  胡朝振一边经营传统生产线,一边将目光瞄准了互联网。疫情防控期间,他通过徽菜园社区小程序,帮助周边村民销售粉丝1.3万斤、草莓上万斤,销售额20余万元。他还把当地农产品搬进直播间,让村民少跑腿、多挣钱,农户的干劲越来越足。
  胡朝振创业成功,带动村民增收致富,得益于阜阳近年来实施的一系列扶持创业就业的激励政策。“十三五”期间,我市加快形成政府激励创业、社会支持创业、劳动者勇于创业新机制,完善创业扶持政策,推进创业载体建设,以创业带动就业。已连续举办13年的“接您回家”系列活动,累计引导近6万人回乡创业,创办各类经济实体3.5万多个,带动就业45万人。各地在完善创业培训、融资服务等“一条龙”创业服务体系的同时,整合市县区资源,积极打造市级、县级“接您回家”创业园及乡镇小型“接您回家”创业基地。目前,已认定市级“接您回家”创业园11个,进驻企业362家,吸纳就业1万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