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6版:颍上新闻

倾心传承花鼓灯

——记国家级非遗花鼓灯传承人陈玉华

本报记者 杨燕 通讯员 武万勇

  见到国家级花鼓灯非遗传承人陈玉华时,她正在和同伴排练《和谐新曲迎盛世》。“我们在保留传统的花鼓灯的基础上,又进行创新,以适应现代人们的观赏需求。”陈玉华告诉记者。

  自小酷爱花鼓灯

  今年70岁的陈玉华自小酷爱花鼓灯,只要听到锣鼓响,脚底板就发痒。刚开始,家人反对小时候的陈玉华学习花鼓灯,但架不住陈玉华对花鼓灯的喜爱,家人只得同意陈玉华拜师花鼓灯老艺人张孝顺,学习小车灯、花鼓灯以及各种颍上传统艺术的功法、技法、套路、各种唱腔。
  工作之后,虽然从事的是跟花鼓灯不相关的工作,但考虑到陈玉华的艺术特长,单位将她选调到毛泽东思想宣传队,让她和同事一起编排节目,下乡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虽然有时忙得都顾不上吃饭,但是看到人山人海的观众、听到震耳欲聋的掌声,心里特满足。”
  1997年退休后,陈玉华担任“金三角”花鼓灯艺术团团长,因为积攒了丰富的表演经验,同时又向颍上花鼓灯老艺人蒋对子(蒋茂轩)、曹树芝学习,她的表演技能得到了迅速提升,尤其擅长颍上花鼓灯小游场“游春”腊花舞蹈表演。
  说起自己的花鼓灯舞蹈特征,陈玉华拿起扇子,爽朗地来一段游场。只见她时而双脚并起,身体笔直,双脚交错向前挪,步伐细碎;时而原地不动,整个身体像装了电动马达一样,不停颤动,手中扇子的荷叶边也跟着晃动。

将花鼓灯传承下去

  据了解,风格古老质朴的颍上花鼓灯舞蹈结构严谨,小游场中的女角腊花是花鼓灯舞蹈的核心部分。陈玉华在继承前辈艺人的技艺上不断创新发展,将看似平常的道具一扇一帕,经过表演处理,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她吸收借鉴了戏剧花旦的特点,把戏剧手眼身法步的优点融汇在花鼓灯舞蹈中,创新使用了叼扇、揉扇和背扇等扇花舞台表演形式,并将砍、抖、颠、扔、揉等40余种扇花的表演手法,与戏、乐、逗、玩等传情动作结合表现故事情节,将花鼓灯舞蹈表演的即兴性和灵活性,在因人、因地、因时而异的“玩灯”中淋漓尽致地加以演绎。
  2006年,颍上县花鼓灯被批准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后,陈玉华更是全身心地投入到花鼓灯艺术的表演和传承中。她连续参加了多届花鼓灯文化艺术节,并多次获得奖项。2010年,她被授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颍上花鼓灯》省级代表性传承人。2018年,陈玉华入选文化部公示的第五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颍上花鼓灯”传承人。
  为进一步发扬民族传统文化,这几年,陈玉华不仅参与改革创新颍上花鼓灯节目,深入乡镇、街道、社区为群众义演,还到关屯乡、赛涧乡文化站开展义务培训,教授孩子们学习花鼓灯技艺。近年来,参加培训学习的少年儿童已有100多人,并为安徽省艺术学校输送40余名优秀学员。
  “以前的孩子愿意学花鼓灯,家长也很支持,但现在很多家庭不愿意把孩子送来受苦。”对花鼓灯的传承,陈玉华有些无奈,但她也表示,只要她能跳得动,就会一直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