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版:要闻

我市粮食产量稳居全省首位,实现“十六连丰”

希望的田野泼洒“农”墨重彩

本报记者 徐立成

  黄豆黄,稻谷香。金秋时节,颍淮大地风光绚丽、硕果累累,一幅五彩斑斓的丰收画卷铺展开来。
  作为传统农业大市、全国重要粮食生产基地和长三角重要的农产品供应基地之一,“十三五”以来,我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精神,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为己任,以促进粮食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为目标,大力推进种植业结构调整,努力提高产业发展质量,坚持走品牌粮食发展之路,有力推动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江淮粮仓”连年丰收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粮食安全是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力支撑。
  5年来,全市粮食生产保持稳定。2019年全市粮食总产达524.3万吨,喜获“十六连丰”,连续12年超百亿斤,粮食面积和产量均居全省第一,“江淮粮仓”地位更加稳固。
  畜牧业加快转型升级,2019年全市肉蛋奶总产73.47万吨,位居全省第二。蔬菜产量稳定增长,2019年总产406.6万吨,占全省的18.37%。
  一产增加值稳定增长,2019年达到350.4亿元,比2015年增加64.1亿元,年均增长5.1%。

  ——农产品供给更优

  5年来,我市在保障粮食总产基本稳定的前提下,大力发展蔬果、花卉、中药材、食用菌等特色高效农业,2019年全市发展经济作物面积410万亩,比2015年增加66万亩。
  积极发展沿淮适应性农业,全市共发展适应性蔬菜8.3万亩,水禽54.36万只。实施稻渔综合种养“百千万”工程,稻渔综合种养面积超过25万亩,比2018年增加16.3万亩。畜牧业规模养殖比重达80.5%,比2015年提高4.5个百分点。

  ——农业产业化较快发展

  产业化是农产品提升价值的有效途径。5年来,我市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2019年全市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占全省的11.4%,位居全省第一;规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达668家,农业产业化省级重点龙头企业75家,分别占全省总数的13.5%、7.5%。
  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蓬勃发展。2019年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营业收入达到30.39亿元,较2017年增长51.2%。
  深入开展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农产品网上销售额达到54.5亿元,较2017年增长109.6%。

  ——农业挑上“金扁担”

  5年来,我市加快补齐农业基础设施短板,全市新增建设高标准农田320万亩。加快提升农机化水平,全市大中型拖拉机、配套农机具、联合收割机保有量17.5万台(套),农机总动力710万千瓦;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90%以上,比2015年提高2个百分点。
  全市农业科技水平稳步提升,阜麦9号、济科33、徽研22、徽研77、恒进麦8号等一批小麦品种通过国家、省级审定;全市农业物联网应用主体达265家,比2015年增加247家。

  ——特色产业助力脱贫

  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农业发挥了压舱石作用。
  5年来,我市深入实施农业特色产业扶贫项目提升行动、“四带一自”深化行动、贫困村“一村一品”推进行动,共实施到户项目93.2万个,到村项目3023个,累计投入财政资金27.5亿元;“一乡一业、一村一品”产业扶贫格局加快形成。
  全市162个贫困村确定发展为“一村一品”专业村,建成特色种养业扶贫基地658个,会龙辣椒、闻集草莓、新村芦蒿、阜南柳编、太和中药材、界首马铃薯、沿淮适应性农业等一批区域性优势主导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实现了贫困户增收、特色产业发展“双赢”。
  “既要稳定粮食生产面积、产量,为国家粮食安全作贡献,还要做强粮食产业,发展特色高效农业,促进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市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同志表示,下一步,我市将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培育龙头企业和社会化服务组织,提升仓储流通能力,聚焦优势产业链建设,完善产业上下游利益联结机制,加快推进乡村产业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