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版:颍韵

鲁迅·未名社·省立阜阳三师(上)

梁杰
  省立阜阳第三师范是安徽省废除科举制度后受新文化运动的推动在阜阳建立的中等师范学校。第一师范在省会安庆,第二师范在芜湖,第三师范则在皖北重镇阜阳。1914年创立,开办时校长余炳成,第二位校长是江镜人。学校开创时设在阜阳贡院街,1919年搬到阜阳三里湾。省立三师在五四运动中受陈独秀、李大钊影响,许多先进师生,积极宣传新思想、新文化,涌现一批社会精英。如中共阜阳早期党员茅延桢、李乐天、李端甫等。还有在革命文学和左翼文艺运动中受到鲁迅先生指导在北京建立“未名社”,为中国新文化运动作出卓越贡献的先进文艺青年。
  诸如在中国革命文学和翻译事业作出重大贡献的韦素园、韦丛芜、李霁野、李何林等人都是当年毕业于阜阳第三师范学校,到北京求学的文艺青年,他们犹如流星一般在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历史上划出了一道耀眼的亮光。
  如果说鲁迅与陈独秀、胡适是同一代人,那么,鲁迅与“未名社”的韦素园、李霁野、李何林等则是师长与学生了。据李霁野回忆:开始于1924年的夏天。这批阜阳三师毕业生当时都在北京求学。这一年李霁野翻译了俄国作家安特列夫的剧本《往星中》,写信求教于鲁迅,鲁迅在寓所“老虎尾巴”接见了李霁野,后由李霁野的介绍,1925年夏天的一个晚上,韦素园、台静农、李霁野等人去看望鲁迅。鲁迅谈起了日本的丸善书店,起初规模很小,全是几个大学生慢慢经营起来的。以后又谈译稿出版问题,于是开始计划出版期刊和书籍。据李霁野回忆:“当时就决定先筹能出四期半日刊和一本书的资本,估计约费600元。我们三个各筹50元,其他由他(鲁迅)负责。……(未名社)也没有什么名目,只在以后来没有名,这才以已出的丛书来名社了”。
  “未名社”在鲁迅的扶持下,于1925年夏成立了。“未名社”成立后,在短短的几年时间内,在鲁迅的支持下,在创作和译作上作出了很大成绩,在文坛上造成不小的影响。作为当时文坛的主要革命文学社团。鲁迅对此给予很高的评价。1927年鲁迅在广州致李霁野的一封信中说:“看现在文艺方面用力的,仍只有创造、未名、沉钟三社。别的没有,这三社若沉默,中国全国真成了沙漠了。”尤其是未名社的活动,它先以俄国、北欧、英国文学居多,后来又努力介绍苏联文学。1928年4月,曾被北洋军阀政府以“共产党机关”罪名一度查封,鲁迅评价是:未名社“是一个实地劳作,不尚叫嚣的小团体”。
  未名社的主将是韦素园,阜阳三师毕业,1921年夏与刘少奇、任弼时、肖劲光、蒋光慈、曹靖华等20多人进入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1925年结识鲁迅,鲁迅曾借给他40元作川资,支持他到河南国民革命军第二军苏联军事顾问处当翻译。回北京后,任《民报》编辑,《民报》被张作霖查封。未名社成立后,成为未名社的主要骨干,编辑《未名》半月刊和《莽原》半月刊。鲁迅说他“太认真,虽然似乎沉静,然而他激烈。”对翻译当时苏联高尔基等革命文学起到了重要作用。由于劳累过度,于1932年病逝。鲁迅给予很高的评价,并亲自撰写了《韦素园墓记》一文,其中有:“呜呼,宏才远志,厄于短年,文苑失英,明者永悼”之句。在《忆韦素园君》文称赞他是“值得纪念的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