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财富

后疫情时代,你的消费更理性了吗?

  疫情渐远,社会秩序和人们的生活恢复正常,你是选择报复性消费,还是理性消费?网上普遍有一种声音认为,疫情过后会出现报复性消费。而记者走访发现,后疫情时代,市民的日常消费更趋于理性,不少人的消费理念和生活方式已悄然发生了变化。

参与拼团、特价秒杀,减少不必要的开支
  这段时间,阜城不少小区快递服务站内,前来领取包裹的居民明显增多,下班后的时间段经常出现排队现象。
  “这两天收到了一堆包裹,主要为卫生纸、洗发水、腌菜等生活用品。”在易景国际花园小区门口,等待领包裹的岳女士说,这些包裹是她从淘宝、拼多多上购买的,价格比实体店便宜很多。
  岳女士以前热衷逛街购物,喜欢什么买什么,衣服、包包、化妆品、按摩仪等,每个月都有数千的开支。今年疫情期间,出门机会少了,物质需求降低,岳女士开始转变消费观念,只拣急需的用品买,并通过拼团、特价秒杀等方式购买,“虽然比以前‘抠门’了,但省下了不少钱。”
  记者近日走访发现,保持理性消费,减少不必要的开支,消费方向从线下转到线上等,正成为后疫情时代不少市民的选择。
  “疫情之后,有的企业减员、降薪,个人收入降低。这种情况下,要学会过紧日子。”市民杨先生说,前段时间儿子要一台打印机打试卷,几经比较,他从网上买了一台二手的,“使用正常,却比买新的省了500多元。”
  杨先生认为,现在物质丰富了,容易造成过度消费。疫情是一次检验,让他认识到有些消费是没必要的,简省节约的生活方式更重要。

下馆子的次数少了,外出锻炼的机会多了
  前几天,市民林女士和朋友聊天,提到近几个月内的外出消费和应酬明显减少,大家深有同感。林女士和婆婆住在一起,孩子交给婆婆带,她闲暇时经常逛街购物、聚餐等,是一名颇有代表性的“月光族”。
  疫情期间,林女士被“困”在家里,想消费也没有机会;疫情过后,商场、餐饮店恢复营业,她却发现自己的消费欲望降低了。朋友邀她逛街,面对以前感兴趣的商品,她也热情不再。“想想以前乱花的钱、消耗的时间,感觉真是一种浪费。”
  和林女士有类似感受的还有年轻的江先生和妻子。以前小两口经常在外边吃,每周都要到饭店消费几次。疫情期间,他们被迫动手做饭,渐渐体验到家庭生活的乐趣。这种习惯养成后,现在他们很少去饭店吃饭了,“在家吃饭,感觉更好”。
  不仅如此,两人还意识到了健康的重要性,开始注重锻炼身体。“疫情期间,我胖了十多斤。后来通过每天的运动,我又把赘肉甩掉了。”江先生说,如今每天陪着妻子和孩子到小区内散步、健身,已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项重要内容。
  “把以前购物、吃饭的钱省下来,长时间积攒也是一笔可观的费用。”江先生说,把这些钱投资孩子的教育、家人的健康,或者带孩子外出旅游开阔眼界,比单纯的吃掉、花掉更有价值。

颍州晚报记者 刘培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