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版:农村·公告

李大锐养蚕致富


本报记者 尚原野/文 特约摄影 田鋆生

  “男必耕耘女必蚕,古人尚尔我何贪?浴沂时候成春服,歌咏来归道味甘。”这是宋代诗人宋沆《养蚕》中的句子。千百年来,养蚕业作为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济效益一直可观。在阜南县苗集镇,就有这样一位返乡创业的农村小伙——李大锐,通过大棚养蚕带领群众增收致富。

  外出打拼

  今年36岁的李大锐是苗集镇祥和村人,2003年高中毕业,在亲戚介绍下到江苏常州学习进口摩托车维修技术。一年后,他在常州市天宁区开了一家摩托车维修店,一干就是三年。
  成家后,李大锐转让了常州店面,跟妻子一起到天津一家自行车生产企业打工,月工资1800元左右。由于熟练掌握了摩托车维修技术,3个月后,李大锐由普通员工升任为生产线班长,手下有40多名员工,月工资也上升到2500元左右。“从上车架到组装一部完整的成品自行车,有20多道工序,对我来说都不难。”李大锐说。
  第二年,李大锐因管理能力突出,升任企业生产部经理,月收入达1.2万元。“最红火的时候,我手下有80多个工人,我自己一年收入十多万元。”李大锐说。

  返乡创业

  2012年底,李大锐因父母年迈、子女上学辞掉了天津的工作,夫妻俩回到老家,打算找个挣钱的门路。听说种桑养蚕效益好,李大锐先是拜访了当地桑蚕养殖大户李守凡,随后又来到颍上、阜阳等地考察养殖和加工技术,打算回老家大干一场。
  2015年春,李大锐在自家1.1亩责任田里种下了1000棵桑树,尝试家庭作坊式养蚕。由于缺乏管理经验,当年他只养了一茬蚕,销售额只有1000多元。“第二年扩大了桑树种植规模,先后养了两茬蚕,卖鲜茧赚了6000多元。”尝到甜头的李大锐从2017年开始放开手脚,在本村一次性流转土地200亩,引进“农桑711”“农桑14”等高产桑树品种,实现大面积种植。同时,他投入20多万元建了4座养蚕大棚,购买了200套蚕具,提升养蚕工业化水平。
  为提升土地利用效率,李大锐在桑园套种西瓜、毛豆,经济效益比较可观。“养蚕只有春天一季,卖了茧子,桑叶就没用了。”李大锐说,西瓜、毛豆成本低,附近集镇就可以卖,收入基本上可以抵消50%的地租。

破茧成蝶

  5年来,李大锐一直在学习探索大棚养蚕经验。从桑树种植到大棚建设,从养殖品种选择到棚内温度控制,每次遇到困难,他都主动向当地养蚕大户和植保部门求助,一心一意把蚕养好。
  “养蚕大棚覆膜四层,上面两层分别为黑、白塑料薄膜,第三层隔温棉,最下面一层是毛毡。”李大锐说,大棚养蚕关键在降温,棚内温度始终保持在28℃左右,最适合蚕生长。2017年以来,每年销售额都在25万元以上,净利润10万元左右;同时,带动幸福、张古、苗集4个村100多名村民就业。
  下一步,李大锐打算建桑葚采摘园,在桑院内放养鸡、鸭、鹅,发展立体生态种养殖。“桑叶有疏散风热、清肺润燥的功效,我计划引进机械设备生产桑叶挂面、桑叶菜、桑葚酒,提高桑田的利用效率。”李大锐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