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6版:阜南新闻

发展特色产业实现精准脱贫




核心提示

  产业扶贫是帮助贫困群众持续稳定增收的重要途径。近年来,阜南县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重要论述和“三农”论述为遵循,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民生工程,以产业扶贫为突破口,变“输血”为“造血”,从“根”上解决贫困群众就业难、脱贫难、增收难问题。
  截至目前,阜南县累计实现6.08万户、19.25万人脱贫,90个贫困村出列,贫困发生率由12.45%下降到0.34%。“十三五”以来,农业总产值、增加值、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别增长7.4%、11.3%和11.2%。经省政府批准,今年4月29日退出贫困县序列。

本报记者 宋玉洁 通讯员 杨东亚 杨露琪

  精准布局 坚持统筹规划

  产业扶贫是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也是增强贫困地区造血功能、帮助群众就地就业的长远之计。近年来,阜南县把发展产业作为脱贫致富的根本之策,把培育产业作为推动脱贫攻坚的根本出路,坚持用规划谋发展、促脱贫、惠民生。结合“十三五”规划和发展实际,阜南县制定了《阜南县2011-2020年大别山区特困地区区域发展和扶贫攻坚规划》,编制了《阜南县2016-2020年产业扶贫规划》《濛洼蓄洪区适应性产业发展规划》《关于鼓励支持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旅游产业发展意见》以及柳木文化产业、省级现代蔬菜示范区、现代高效循环农业产业园区等“一揽子”规划,为产业扶贫谋篇布局、定调指路。
  产业扶贫不仅要在统筹规划上下工夫,还要在聚焦精准扶贫上做文章。阜南县因地制宜,着眼“一村一品、多镇一业”,做大“强柳、扩菜、壮畜、增果、兴鱼、融产”,做好产业主导、农水结合、特色引领、企业带动的大文章,着力实现就业有岗、脱贫有望、致富有路。发挥柳木产业的主导地位,发展柳木企业近300家,产值115亿元,增加农民收入5亿元,带贫1.3万人;把濛洪洼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变水害为水利,变对抗为适应,发展水稻、水产、水禽、水生蔬菜、耐水杞柳“五水”农业,亩均收益4000元以上,带贫1.45万人;发展蔬菜、水果、畜禽养殖、中药材等产业,蔬菜面积达到33.64万亩,亩均效益4000元以上,带贫1.25万人,养殖肉牛、生猪、肉羊等分别达到6.7万头、93.3万头、57.6万只,带贫1.4万人,种植焦半夏、艾草、猫爪草等中药材4.5万亩,带贫0.85万人;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4312家,发展农业产业化联合体15家,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39家,建设国家级蔬菜标准园3个、省级2个,30万亩弱筋小麦基地2个,生态农业示范主体120个,共带贫1.75万人。
  阜南县曹集镇位于濛洼蓄洪区中部,辖区地势低洼,平均高程22.7米,历史上灾害频发,经济发展滞后,基础设施薄弱。近年来,该镇立足本地水资源丰富的实际,趋利避害、创新发展,确立“走水路、发水财、在水上做文章”的思路,制定了“北芡藕、南瓜薯、中间牧草加杞柳”的产业发展格局。自2017年开始,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到实现全镇土地流转75%,种植适应性作物60%。目前,该镇3万亩现代生态高效适应性农业生产基地已成规模。
  现代生态高效适应性农业生产基地坐落在濛马河南岸,阜曹路两侧,辖镜湖、程郢、利民、南街、东郢、王垴六村,面积3.5万亩,发展莲藕、芡实等水生蔬菜2.5万亩,发展稻虾、稻蟹等综合养殖万亩。基地内的万氏家庭农场、凤荷香现代农业有限公司、湿地水乡养殖有限公司等18家经营主体,带动300户贫困户实现脱贫,计划带动不少于800户贫困户发展水生蔬菜产业,并优先为贫困户提供水产品种、技术、签订水产种植协议及用工协议,每年为贫困户增加收入上万元。
  此外,阜南县还扎实推进光伏电站、扶贫车间就业、乡村旅游等项目,为贫困群众脱贫想点子、找路子、挣票子、富袋子。

强化支撑 做好要素保障

  在产业扶贫上,阜南县注重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契机,强化政策倾斜、科技创新、品牌打造,形成更有质量、更有效益、更可持续的农业供给体系。县财政部门每年安排预算3000万元支持现代农业发展,5000多万元用于特色农业奖补,“劝耕贷”“温暖贷”融资2.2亿元,运用“智慧阜南”数据资源,建立农业数据智能化采集、应用、服务、共享体系。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天邦汉世伟百万头现代化生猪养殖、中羊牧业、黄氏番鸭养殖、联美农产品等优质项目,可直接带动就业2000多人,人均年增收3.5万元。位于阜南县中岗镇长安村的中羊牧业是阜南县招商引资项目的典型代表,成立于2017年12月,集牧草种植、畜牧养殖、乳制品加工、销售为一体,项目占地1226亩,总投资8.8亿元。
  “项目拟分两期实施,一期项目已投入4亿元,用于牛舍及其附属设施建设,二期项目主要建设羊舍,生产线和其他附属设施等。项目建成后,可实现年产值24亿元,净利润预估2.4亿元。”中羊牧业公司负责人介绍,目前,公司流转土地1226亩,其中,流转29户贫困户土地94亩,年限50年,每亩租金39220元,户均年增收2545元。企业现有建档立卡贫困务工人口23名,月均工资3000多元,项目全部达产后,可带动近千户贫困户领养,每只公羊年每年收益约1000元。
  为打造现代化农业供给体系,阜南县以“物阜南北”和“三品一标”认证为抓手,加大品牌培育、创建和推介,共认定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生产基地20万亩,种植特色经济作物62万亩,“三品一标”农产品36个,形成了会龙辣椒、龙王冬桃、曹集河鲜、地城番鸭、中岗牛肉等知名品牌。依托资源优势,探索“种—养—加”“养—加—销”“光—种—养”现代农业新业态,形成了如地城枫柏岗现代产业园、老观芡实基地、曹集万亩荷塘等一批独具魅力的濛洪洼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基地,建成了目前国内最大的农业光养互补立体发展示范基地。

夯实根基 聚焦党建引领

  定点扶贫是实现脱贫致富的重要手段。通过选派优秀先进党员干部深入基层,带动农村发展是定点扶贫工作中重要环节。阜南县坚持抓基层、建队伍、真包保、严考核,通过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易地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的“五个一批”解决干部能力弱化、年龄老化、思想僵化、知识贫化、作风浮化的“五化”问题,强化基层党组织在脱贫攻坚战役中的政治功能和战斗堡垒作用。
  近日,在阜南县于集乡洪岗村产业发展基地,脱贫户乔如礼正在组织工人新建羊圈。“前几天,村里帮俺们对接上县里一个扶贫项目,帮助修一条生产路。想着以后交通方便了,准备再扩大点规模。”乔如礼告诉记者,因为当地靠近洪河,经常受灾,加上自己缺少技术,成了村里建档立卡贫困户。前几年,他转租了村子最边缘的沟塘养鱼,还养了十几只羊。赶上这几年市场行情好,现在发展到200只羊,一年卖60多只羊,能收入2万多元。
  看到当地群众养殖效益不错,从阜南县直工委下派洪岗村的党总支第一书记马峰动员有意愿的贫困户参加集中养殖。“我们这里位置偏僻,村里青壮年大多外出务工,也不具有招商引资优势,只能因地制宜,鼓励贫困群众发展养殖业。”马峰告诉记者,考虑到环保方面的要求,他和村“两委”向上申报了100多亩产业发展基地,积极和村民协调租赁事宜。目前,产业发展基地已经入驻7户。
  随着入驻企业增加,交通不便、电压不足等问题日益凸显。为化解难题,马峰和村里积极争取县扶贫项目,3月底获得了肥西县200多万元资金支持,启动实施一段4米宽、300米长的生产路建设项目。
  推动农村改革,促进农村发展,实现脱贫致富目标需要高素质人才的引领。阜南县深化干部下乡、群众会议、开门接访“三个常态化”,许多党员干部带头沉到一线调研扶贫、指导产业发展,757名产业指导员指导贫困户发展产业,438名县乡技术指导员和村防疫员开展技术包保。选拔的致富带头人、经营大户进入村“两委”班子,充实了镇村干部队伍,调动了广大干部干事创业积极性。
  深入扶贫一线的党员干部,一方面利用自身出色的能力和意识带动农村发展,深挖阻碍农村发展的问题因素并大力整改彻底解决,令农村旧貌换新颜,实现全方面提升;另一方面,用自身行动潜移默化改变民众落后思想,提升人民思想的先进性,营造良好的农村发展氛围,带领群众朝着正确的方向不断前进。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遵照省市部署继续做实‘四带一自’产业扶贫,夯实乡村振兴根基,让全县人民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阜南县扶贫局有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