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版:时事·公益广告

相亲相爱 讲好家风故事

  家,是每个人心灵的归宿,是追寻人生梦想的起点,也是社会和谐、国家发展的基点。家风,是建立在中华文化之根上的集体认同,是每个个体成长的精神足印。自古以来,中华民族重视家风建设,家风文化源远流长,可以说,家风是中华民族薪火相传的重要支撑。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这是“家教家风”首次出现在党代会报告中。
  近年来,颍州区持续深化文明城市建设、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的能力和水平,用党的创新理论铸魂育人,用先进典型引领时代风尚,用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营造浓厚氛围,大力推进移风易俗,让良好家风点亮群众幸福生活。
  “我向大家分享的家风故事说的是家庭美德和社会担当。”近来,来自颍州区九龙镇的裴自秀在“颍州故事会”上宣讲自己的家风故事,大家听后纷纷表示,家风作为一种无形的力量一直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每个人,要自觉树立和传承优良家风,践行和发扬尊老爱幼、夫妻和睦、邻里团结互助的家庭美德,争做新时代家庭文明新风尚的传播者、践行者和受益者。
  在很多家庭里,婆媳矛盾是最难调和的矛盾,而在裴自秀家中,她们间相互尊重,是彼此亲密无间的朋友。自结婚以来,裴自秀和婆婆从来没有红过脸、吵过架。婆婆80岁之后,记忆力大不如前,到医院确诊为阿尔兹海默症,于是,裴自秀在上班的同时,还要照顾婆婆。在婆婆患病期间,她八年如一日悉心照顾婆婆,直到婆婆生命的最后一刻。她说,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她尽自己最大能力,让婆婆安享晚年。在她心里,照顾婆婆是她应该尽的本分,只是做了应该做的事。而今,她和儿媳们的关系也很融洽,她常常对儿媳们说,家庭美德和良好的婆媳关系就像老猫枕着屋脊睡,一辈传一辈。
  在裴自秀家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追求,她的丈夫是教书育人的教育工作者,以校为家,深耕教坛几十载,像对待自己的子女一样爱护学生,勤勤恳恳地工作着。大儿子是救死扶伤的外科医生,平日里一心专注于工作,恪尽职守,一切为了患者健康。二儿子在公安局上班,面对每天繁重的勤务工作从不退缩,始终把工作放在第一位。儿媳是医院检验科医生,对待工作小心谨慎,确保检验结果精准正确。平时,家人们都在各自的岗位上拼搏着、忙碌着,一家人在一起时,经常分享生活中遇到的趣事,对碰见的难题各抒己见,气氛总是和睦、温馨。“我们大人在聊天,4个孩子在玩耍,是我最欣慰的时刻。”
  疫情期间,裴自秀全家动员,都在坚守自己的岗位。裴自秀主动报名,在小区当志愿者,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她的身影。为了做好志愿工作,只能由邻居帮忙照顾小孙子。她说,小家庭固然需要她,但小区的志愿工作更需要有人担起。裴自秀说:“什么是家庭美德?什么是责任和担当?关键时刻不退缩,尽力为他人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才能配得上承担二字。”
  良好家风是一个家庭最珍贵的“传家宝”,今年裴自秀被评为身边好人、最美婆婆、优秀五老调解员以及爱心大使,她要将自己的家风故事继续说下去,让好的家风一直传承下去。
  (储思路 闫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