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版:暖闻

我们的心在和田

——记阜阳援疆医生邢德福、常喜豹、苗强


本报记者 尚原野 通讯员 马伯平 曹亚

  2月20日是安徽省第四批第二轮援疆医生春节假期结束的日子。当天,他们从合肥新桥机场启程,经乌鲁木齐中转后飞抵和田地区,开启春节后的医疗援助工作。这批援疆医生启程前夕,记者分别采访了市人民医院、阜南县医院、安医大附属阜阳医院部分援疆专家,了解他们为推动和田地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做出的努力。

首开小儿肾结石微创治疗
  安徽省第四批第二轮援疆医生以阜阳、六安、安庆医学专家为主体,我市有4人:阜南县人民医院的常喜豹、阜阳市人民医院的苗强,界首市人民医院的肖岳、安医大附属阜阳医院泌尿外科的副主任医师邢德福。
  今年44岁的邢德福是马鞍山和县人,从蚌埠医学院毕业后在阜阳工作,2017年进入安医大附属阜阳医院工作,拥有20余年泌尿外科工作经验。“和田地区皮山县第一台‘小儿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取石术’就是我做的,遇到这样的急诊不需要转到市级医院。”邢德福说,皮山县小儿肾结石发病率较高,他接诊的一个2岁大的患儿,肾盂结石超过2公分,当地医生认为在县级医院做手术风险大。可对邢德福来说,这不过是他在皮山县工作4个月里100多台手术中的一台小手术,手术一周后患儿康复出院。
  “还没回皮山,皮山那边就已经约好了2台手术,我回去就做。”邢德福说,他的爱人是阜阳人,女儿在封闭式学校读高三,对他来说,目前家里没有太多牵挂,最牵挂的就是皮山县的肾结石患者。

钻研最佳诊疗方案
  新疆和田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南部,年均降水量不足40毫米,蒸发量高达2600毫米,生产生活用水主要来自昆仑山的冰雪融水。对阜南县人民医院磁共振室主任、47岁的副主任医师常喜豹来说,那里异常干燥的气候让他经常流鼻血、脸上脱皮,水土不服还让他体重下降了15斤。
  把诊断和临床结合起来,打造一支留得住的医疗队,是这批安徽援疆医生的任务之一。常喜豹主要负责和田地区人民医院西院区创建三甲医院的复审工作,并协助放射科诊断,工作很忙。“受临床经验限制,有些疾病当地医生听都没有听说过,那边学科建设和医院管理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常喜豹1998年毕业于安徽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有20多年临床经验。在他看来,脑血栓、脑出血、肺结核、骨结核这类临床常见病,只有在科学诊断的基础上合理治疗,才是最佳诊疗方式。
  常喜豹的父母都已年过八旬,爱人是阜南县人民医院超声科的医生,两个孩子一个大学刚毕业,一个正在读高二。“第一次出这么远的门,肯定想家啊,慢慢克服吧。”常喜豹说,和田地区的年轻患者会说汉语,可以准确描述病情。但中老年患者语言不通,需要当地医生做翻译,不出任何差错是他对自己在和田工作的基本要求。

参加50余场远程会诊
  2月19日是市人民医院影像中心主治医师苗强去合肥集合的前一天。当天下午,记者来到阜城苗强家里,一进门就看见客厅里摆着一个大箱子和两个背包。这个春节,苗强陪母亲在阜南县郜台乡桂庙村度过,但几乎每天都要参加和田地区皮山县医院的远程会诊。
  “从去年12月底回来到现在,我至少参加了皮山县医院50场远程会诊。”苗强2013年进入市医院工作,是遵义医学院影像医学与核医学专业的硕士毕业生,2021年9月10日去皮山县医院影像科工作。他擅长胸腹部、中枢神经系统、骨关节系统、消化系统疾病等X线、CT及MRI诊断,在市人民医院影像中心长期负责实习生及规培生带教工作。在皮山工作4个月,他累计审核、修改CT及MRI诊断报告5000多份,手把手教学生书写诊断报告。
  苗强的哥哥在阜南县郜台乡教书,平时照顾母亲,弟弟在北京林业大学工作,回老家次数不多。“母亲嘱咐我把工作干好,要注意身体,不要想家。”苗强说,春节期间,皮山县医院的就诊率比平时高,自己虽然在家里过年,心里却一直牵挂着那边的工作。指导当地医生守好第一道检查关,是他每天都惦念的事。
  2月21日,苗强和邢德福从和田乘车赶到皮山时,已是凌晨2点多,一轮弯月挂在夜空。苗强在电话里对记者说,这段时间风沙很大,窗台上的灰比春节前又厚了一层。“因为责任因为爱,我们一定能克服困难,尽职尽责工作,为保护皮山人民的健康作出更多的努力和奉献。”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