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今日说法

孩子犯错,家长上课

核心提示
  有人说,“熊孩子”背后都有个“熊家长”。家庭教育的缺失,可能让孩子走上歧途。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提出的“六大保护”中,家庭保护处于首位,其中明确了父母禁止放任、教唆或者利用未成年人实施犯罪;新修订的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明确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对未成年人的预防犯罪教育负有直接责任。今天是六一儿童节,也是上述两部法律正式实施的日子,对于该“熊家长”怎么办?法律上规定了强制亲职教育,今天通过案例一起来看看。

  案例一 孩子多次盗窃,父亲接受强制亲职教育
  2020年下半年,小力(化名)等人在城区多家小区停车场以拉车门等方式盗窃车内五粮液、香烟等。颍东公安分局以小力等人涉嫌盗窃罪提请颍东区检察院批准逮捕。检察机关审查卷宗后,认为小力犯罪时系未成年人,具有自首情节,案发前无前科,侦查阶段自愿认罪认罚,积极赔偿被害人损失取得谅解,综合犯罪情节、性质和监护帮教条件,最终作出不批准逮捕的决定。
  “每一个涉案未成年人的背后,必定有一个问题家庭。”承办检察官作出决定后,对小力的父亲进行了强制亲职教育,引导其完善亲子关系,督促其正确履行监护职责。
  小力的父亲在亲职教育心得中写道:“知道孩子因盗窃被抓时很生气,但当我在看守所见到他时,还是觉得对他没有尽到教育责任。听到他盗窃多次我非常担心,让他坦白从宽,争取宽大处理。我们是离异家庭,他做了违法之事,我也有过错。下一步,我一定看管好小孩,让他接受好的家庭教育。”

  案例二 孩子殴打他人,母亲接受强制亲职教育
  2020年年末,小军(化名)为满足个人喜好,从淘宝店铺购买国家安全机关的证件一本。多次使用木棍、警棍等工具,对被害人小强(化名)实施体罚、殴打等行为。颍东区检察院鉴于小军犯罪时系未成年人,具有坦白情节,案发后取得被害人谅解、自愿认罪认罚,以其涉嫌寻衅滋事罪、买卖国家机关证件罪决定对小军附条件不起诉。
  审查起诉期间,检察官根据小军为追求精神刺激随意殴打他人的行为,邀请心理咨询师进行心理测评、疏导。此外,对他的母亲开展了强制亲职教育。
  小军的母亲接受亲职教育后,也写下了心得:“我和他爸有两个小孩要养,还要做小生意。我们
  都没什么学问,前几年生意不好,就去跑市场,有时几天不回家,孩子上小学的时候,没咋照顾他,孩子学习不好,有时候还打他。孩子犯这样的错误,做家长的有很大的责任。以后要和孩子多谈谈心,和老师多沟通。”

  法条 孩子犯错可责令家长接受家庭教育指导
  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依法履行监护职责或者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由其居住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予以劝诫、制止;情节严重的,应当及时向公安机关报告。公安机关接到报告或者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在办理案件过程中发现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存在上述情形的,应当予以训诫,并可以责令其接受家庭教育指导。新修订的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规定,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在办理案件过程中发现实施严重不良行为的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依法履行监护职责的,应当予以训诫,并可以责令其接受家庭教育指导。

  解读 倒逼家长担起责任
  颍东区检察院第五检察部主任闫秀敏介绍,他们在办案中发现,未成年人逃学、沉迷网络游戏、校园霸凌乃至违法犯罪的背后,父母角色的缺位和家庭教育的缺失往往是主要原因之一,强制亲职教育就是要引导他们成为合格称职的父母。
  “强制亲职教育包括对父母科学理性教育孩子的引导,也可以对父母加大对孩子教育与管护进行强制的监督。”闫秀敏说,当个别父母随意处置自己的监护教育权利,并已经造成未成年人成长权益严重受损的情况下,强制要求他们接受专业的亲职教育,于理于法都是必要的。资料卡:
  强制亲职教育是指国家强制要求涉罪未成年人或未成年被害人的父母接受专业的教育指导,其目的不仅在于提升父母教养子女的技巧与能力,更在于督促父母切实履行其监护教育职责。
  颍州晚报记者 汪文婕 通讯员 张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