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综合

巡堤查险保安全


本报记者 尚原野/文 郭海洋/摄

  “巡堤主要看内堤,要从坝根开始查,看看有没有冒泡的地方。”7月19日15时许,在阜南县王家坝镇王家坝村濛堤巡堤时,66岁的老党员王兆付穿着雨鞋、拿着铁锹,边巡查边向身边的年轻人传授经验。在他身后,是去年9月从武警陕西总队退伍的同村青年潘家猛,今年25岁。
  7月17日17时许,面对淮河干流持续上涨的水位,王家坝村按照上级部署,迅速成立防汛抗旱指挥所,组织人员上堤查险。
  “王家坝村地处淮堤和濛堤之间,一边是淮河干流,一边是濛河分洪道,有616米淮堤和2400米濛堤的巡逻查险任务。”王家坝村党支部书记王玉明说,巡堤查险的通知通过大喇叭播出后,不到半小时就有20多名党员群众到村委会报名。防汛“老把式”王兆付和退伍军人潘家猛被纳入第一批应征对象,分别被安排到距离濛洼大桥最近的第一组和距离王家坝闸最近的第十组,所负责的堤段都是关键中的关键。
  王家坝镇有8个行政村,其中,王家坝村和团结村距离濛洼大桥最近。王兆付所在的第一组起点就是两个行政村交界处临时设置的防汛责任制标识牌。“从这里往西200米是第一组的责任区,安排有3个人,1人流动巡逻、2人负责内外堤,重点是内堤。”王兆付说,村里给每名巡堤人员发了一双雨鞋、一件雨衣、一把铁锹、一个手电筒、一个印有“巡堤查险”的红袖章,从17日下午到现在,水位一直在上涨,他和组员始终坚守在大堤上。
  据记者了解,村里把王兆付安排在第一组,还有一个原因——村内的濛堤有一段是766米的单堤(险堤),位置就在第一组和第四组之间。一旦出现险情,像王兆付这样的“老把式”随时能到现场参与排险。
  “考虑到淮河防汛的持续性,我们在安排巡堤人员的时候,充分发挥‘老把式’的传帮带作用,帮助年轻人在一线锻炼、成长。”王玉明说,目前,村里已组建了50人的二线民工巡逻查险队,老中青各占三分之一,其中党员15名,所有人24小时轮班上岗。
  潘家猛在部队服役5年,多次参加防汛应急演练,但参加淮河防汛还是头一次。“第十组靠近王家坝闸,堤坝上方就是庄台,硬件设施相对来说好一点,村里对我们年轻人很照顾。”潘家猛说,第一次参与家乡防汛,学到了很多在学校和部队演练中没涉及的知识,对他来说是既是扛起保卫家园的责任,也是一次成长过程中的历练。
  记者从阜南县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获悉,7月19日5时30分,淮河王家坝水位达28.51米,超过警戒水位1.01米。根据《安徽省长江、淮河干支流主要堤防巡逻抢险规定》,濛洼二线民工立即上堤,每公里堤防配备20-30人,认真开展巡堤查险,确保堤防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