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7版:一周话题

促销套路多今年你买了吗

本报记者 杨燕

  作为疫情之后首个大型线上消费节,618年中大促,京东、天猫公布出来的累计下单金额确实不负各平台和卖家们的期望。不过,记者采访发现,一些消费者已经对诸如此类的购物节失去了花钱的欲望。

  营销套路多消费者疲于应对

  “没有那么强烈的购买欲望了。”曾经热爱网购的阜城市民张丽娟告诉记者,让她对这类购物节“不感冒”的主要原因是疲于应对营销套路:抢券、拉好友、攒积分、记原价、算差价……让她这个擅长运算的人有些晕乎,可想而知那些对数字不敏感的人有多痛苦。
  和张丽娟有同样感受的还有95后程诚。她说,辛苦比价后加购的商品,经常因网络不给力导致没赶上优惠名额,有次她竟发现,等了多日的优惠,最后价格只比平时便宜2.5元。“耽误那么长时间真的太不划算了,就希望卖家能少点套路,简单粗暴地给底价。”
  或许是嗅到了消费者对套路的“反感”,记者留意到,今年淘宝、京东等电商平台接连向用户承诺无套路购物。例如,天猫今年除了不用领券,下单可以直接叠加使用“跨店每满300减40”优惠;拼多多打出了零预付、零定金、无套路的口号;京东也保证了没有复杂的玩法,折扣和价格非常明确……

直播带货带来新隐患

  虽然套路少了,但是今年火热的直播带货打开的新局面——邀请明星助阵,声势浩大的618直播购物晚会、花样翻新的直播综艺等也带来了一些隐患。
  “我知道,心仪已久的化妆品将出现在某大主播的直播间,折扣也非常好,但最后还是放弃了蹲守直播。”市民廖思源表示,像李佳琦会提前预告直播商品顺序,但很多主播并没有这种预告,看完整场直播一般需要好几个小时,最后还不一定能抢到,时间精力投入和产出不成正比。
  家住清河路的市民王女士提出,直播电商的产品质量也是难以把控,她之前通过网络直播买了4件产品,其中有2件产品质量都跟介绍相差甚远。找售后,不是各种推诿扯皮,就是运费自理。“现在,即使直播介绍得再好,我也不敢下单了。”
  从事互联网销售的专业人士李洪林指出,现在直播带货出现的伪劣产品、产品价格乱象、虚假流量以及赔付追责无门等问题,都是当前直播电商要解决的问题。
  “从让消费者感到疲惫的满额购物券、定金、跨店红包,到现在火热的直播间优惠,都可以看出,各大平台都在有意识创新求变,争夺大众注意力。”李洪林说,要实现这个目标,其实很简单,就是提供“超级价格”“超级商品”,让所有参与者从中受益,而不是让消费者和商家在促销玩法大秀场里捉迷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