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综合

杨庄村滑板畅销国内外

小乡村“玩转”潮产业

本报记者 杨燕 通讯员 韦玮 倪涛文/摄

  一分钟打磨四五块板面,凭借这个手艺,贫困户徐怀涛在离家不远的村扶贫车间,一个月拿到6000多元工资。
  仲夏时节,临泉县吕寨镇杨庄村扶贫车间,机器轰鸣、工人忙碌。打磨板面、注塑轮子、制作五金配件……生产流水线上,经过60多道工序,一个时尚的滑板制作完成。
  “这活看着简单,其实是个技术活。学了一年多,我现在已经能够熟练操作了。”徐怀涛早些年在外务工,一年到头,扣除吃喝也剩不了几个钱。如今在家门口找到了生计,不用一心挂两头,钱也不少挣。“咱好好干,不光要脱贫,还要致富。”
  徐怀涛工作的塔克文体用品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生产体育用品滑板及滑板车的企业,2018年经镇里招商引资落户杨庄村。80后王安玉是当地人,早年在浙江温州一家外资企业做销售时接触到滑板,从而创办企业。
  “滑板运动是一项青春、时尚、炫酷的体育运动,也是富有冒险精神的极限运动。”王安玉告诉记者,在外地工作时,由于喜爱滑板运动,他和几个朋友成立了滑板俱乐部。随着俱乐部人数的增加和对滑板了解的深入,他发现市面上的滑板价格高、订货周期长,不能满足亚洲人对弹性和耐久性的需求。订不到适合的滑板,2011年,王安玉就和朋友找到两家企业,分别攻克五金、底轮和板面技术。
  从相对简单的五金配件开始,一切都需要慢慢摸索。随着越来越多的国人接触到滑板运动,滑板产品市场趋热,2015年,王安玉决定成立团队,自主研究制作滑板零部件。
  在扶贫车间,王安玉从展厅拿出一个滑板向记者介绍,以前滑板板面主要用AB胶,持久性不好,特别是用于竞技的滑板,对弹性要求更高。而他们用复合材料做的板面,不仅耐用,而且大大降低了滑板价格。
  2018年,潮流、时尚的运动产品来到小乡村,不仅得益于家乡良好的创业环境和政策,还在于塔克文体自身攻克了滑板底轮制作技术。
  “底轮看似不重要,却决定了滑行时的感受。”王安玉说,通过技术攻关和研发,企业已经实现滑板底轮、板面和各部位零件自主制造。掌握了全套生产技术,创业就没了区域限制。
  目前,杨庄村扶贫车间每天生产滑板近3000套,公司年产值达3000万元。
  “滑板比赛已入选东京奥运会项目,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接受和喜爱这项运动。”王安玉介绍,去年下半年,公司转变营销策略,从外贸转为内销。由于在产品设计上融入了年轻人喜爱的流行元素,注重消费者的体验,部分滑板产品深受欧美国家以及国内上海等大中城市欢迎。
  塔克文体用品有限公司的发展,也为当地群众提供了就业机会。目前,扶贫车间已带动周边村庄百余人就业,人均月收入超过2000元。“下一步,我们将更加重视创新,继续扩大规模,努力做大做强,争取带动更多群众增收致富。”王安玉说。